李大钊

镇静斥法官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在法庭上受审时,法官...气腾腾地对他说。>李大钊极为镇静地反驳道:>“法官大人,你说的都是些虚夸不实的词儿。什么反骨啦,消停啦,这是什么犯罪事实?我要审问你们可有确凿的证据,你,主审法官何丰林,曾伙同张作霖,一次就谋...了三百七十六人,犯有十恶不赦的...人罪……”>李大钊从对方的虚弱之词中,看出其色厉内荏的虚弱本贡,于是把握战机,迅速出击,以铁一般的事实打得对方惊慌失措。

冯玉祥因对郭松龄充满惋惜之情而执意辅佐盛世才

郭松龄当年遇害后,盛世才生活无着,面临失学,曾写信向冯将军求助,冯将军慷慨解囊,一直供到他留学归来。冯将军收到后,淡淡地说:“其实,我对盛世才并不了解,我只是太对郭松龄惋惜了。”大会通过了《和冯玉祥的合作关系》等决议,肯定了冯将军在张家口的一切有利于北方革命发展的作为,并表示全力给予西北军支持。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

《新青年》由此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陈独秀举起了新文化的大旗,揭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他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是文学革命和初期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文化运动的支持者,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

北洋 ... 统治时期的言论自由状况:从袁世凯到段祺瑞

由于历史教材的叙述,很多人对北洋...统治时期的言论自由状况一直有一个错误的认知,就是当时的中国并不存在言论自由,也不可能存在言论自由。这是北洋军阀...掌门人段祺瑞...在研究开放报禁的国务会议上的拍板表态。北洋军阀统治期大约一半的时间,中央...是以段祺瑞为核心的。

揭秘:李大钊因何才能让张作霖对其“恨之入骨”

核心提示:1927年4月6日,对李大钊恨之入骨的张作霖在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默许和支持后,悍然出动300多名军警特务,包围了苏联使馆内的国共两党北方领导机关,逮捕了李大钊等60余人。事实上,李大钊不仅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的创建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这也使得帝国主义和军阀对之“恨之入骨”。

清水安三眼中李大钊:平凡可亲似日本乡下村长

清水安三与李大钊是老相识。多年后,清水再次见到李大钊,是在北京大学教授陈启修做东、为日本客人接风的宴会上。清水去李大钊家拜访,至少有十四五次。每次见面,清水和李大钊都会用日语交谈。而清水和李大钊夫人说话时则用中文。清水与李大钊相识相知多年,私交莫逆。清水曾自掏腰包为李大钊从日本订阅过界利彦主办的左翼报纸《平民新闻》。清水刚回到北京,便接到了李大钊就义的噩耗,这让他心如刀绞。

揭秘:哪位 ... 领导人被为“中国现代图书馆之父”

核心提示:1918年1月起,李大钊担任北大图书馆馆长。80年过后,美国图书馆学会所编纂的《世界图书馆和情报工作大全》,就称李大钊为“中国现代图书馆之父”。中国...的两位主要创始人“南陈北李”,都与章士钊创办的《甲寅》杂志有着密切联系。该刊的目的是“意在纠正当时政治偏向,与所持学理及所奉主义无涉”。由于思想、文风的接近,李大钊、章士钊、高一涵曾被海内外称作“甲寅”派。

1924年1月中国 ...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与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9月4日,孙中山召集研究改组...的会议。1924年1月20日,大会在广州举行。同日下午,孙中山作题为《中国之现状及...改组问题》的演讲,大会秘书长刘芷芬宣读《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草案。1月21日,谭平山代表...临时中央执行...会作工作报告。1月23日,大会通过了《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孙中山作了《对于中国...宣言旨趣的说明》。

... 害李大钊的凶手是谁?最后是怎么抓到的?

最后李大钊烈士英勇就义,终年38岁。先烈的遗骨有了归宿,但是...害烈士的凶手却迟迟不能捉拿归案,到底是谁...害了李大钊,建国后的1951年,专案组经过缜密查找,终于在接管的一份敌伪档案中找到线索,这是一份1927年对有功之人授奖的名单,其中出现一个叫吴郁文的人,他曾任警察厅侦缉处处长,因策划抓捕李大钊等人立功获奖。

陈乔年的理想与气节 陈乔年的学习经历是什么样的

1917年,父亲应聘赴北京大学任教,乔年和延年继续留在上海求学。不久,陈乔年考进震旦大学,继续攻读法语,同时学习其它课程。>>乔年在上海学习、生活的那些年,以他父亲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发动了一个震动全国思想界的新文化运动。在这十运动的推动下,各式各样的新思潮纷纷传入中国。当时对乔年和延年吸引力最大的是从欧洲传播到中国的无...主义思潮。同年底,兄弟俩登上一艘法国邮船,次年二月,他们抵达法国的首都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