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腰

[专家点评] 清 柞木无束腰罗锅枨加矮二人凳

[专家点评]清柞木无束腰罗锅枨加矮二人凳清柞木无束腰罗锅枨加矮二人凳,凳面83×31厘米、高39厘米。此凳采用罗锅枨加矮老基本形式,屉面铺竹片代替藤编,是南方民间简易的做法。类此长凳,南方常见,不论大小,一律称为“春凳”。北方则称之为二人凳,只有尺寸较大,接近小榻的才叫春凳。柞木属槲树类,虽非硬木而颇坚韧,在黄褐色质地中,有深色数厘米长、两端有尖的条纹,不难辨认。柞木人凳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专家点评] 清 红木花几

[专家点评]清红木花几清红木花几高76厘米,几面规格为41×41厘米。该几有束腰,束腰处挖空饰以图案。有隔堂,壶门券口,牙子肥厚、敦实。隔堂下牙子略小而平实。家具造型颇为朴拙。

“束腰”和“托腮”——漫话古代家具和建筑

“束腰”和“托腮”——漫话古代家具和建筑在我国古代,日用家具和建筑的关系极为密切。“束腰”和“托腮”就是两个很好的例子。“束腰”指家具上一个收缩部分,一般位在面板边框和牙条之间,形象明显,其义易解。“托腮”指束腰和牙条之间的台层。束腰与马蹄二者密切相联,可以视为传统家具的一种造形规律。《法式》“殿阶基”中有“束腰”、“迭涩”两个名词。家具名词“束腰”、“托腮”,我们都能从来代的须弥座上找到来历。

[专家点评] 明 黄花梨束腰三弯腿长方凳

[专家点评]明黄花梨束腰三弯腿长方凳明黄花梨束腰三弯腿长方凳,长57.5公分、宽53.6公分、高51.8公分。凳面为标准格角榫攒边打槽平镶木纹华美生动的独板面心,下装二根穿带出梢支承。边抹立面中上部打一窪槽后向下内缩至底压一窄平线。束腰与壶门形沿边起线的牙条为一木连做,以抱肩榫与腿足上端,座框下部结合,腿足下展为弧度优美的三弯腿收以形状完好的卷足。牙条下有罗锅枨与四足以榫卯相交。三弯腿设计的杌凳传世数量稀少。

[专家点评] 明 黄花梨束腰马蹄脚条桌

[专家点评]明黄花梨束腰马蹄脚条桌明黄花梨束腰马蹄脚条桌,长194.5公分、宽60.7公分、高85.6公分。桌面为标准格角榫攒边打槽平镶二板拼接的面心,下装五根穿带出梢支承,其中三根出透榫。抹头亦可见明榫。边抹立面中上部打一窪槽后向下内缩至底压一窄平线。束腰与素面直牙条为一木连做,以抱肩榫与腿足,桌面结合,腿足顶端出双榫纳入桌框底部,下展至底收以形状美好的马蹄足。牙条下有罗锅枨与四足以榫卯相交。

[专家点评] 明 紫檀束腰鼓腿彭牙方凳

[专家点评]明紫檀束腰鼓腿彭牙方凳此为有束腰家具常见形式之一,名曰“鼓腿彭牙”式。“鼓腿”是说腿向外鼓,“彭牙”是牙子向外彭出。足下端向内兜转,形成内翻马蹄。牙条与腿足相交处,常安角牙,加强连接。方凳用紫檀板作面,稍稍落堂安装。边抹背面无穿孔痕迹,说明自始即为硬屉。此凳57×57、高52厘米。

[专家点评] 明 黄花梨有束腰十字枨长方凳

[专家点评]明黄花梨有束腰十字枨长方凳明黄花梨有束腰十字枨长方凳(背面)明黄花梨有束腰十字枨长方凳(侧面)这只明代黄花梨凳为55.2×46.3、高48.5厘米。每面牙条透雕云纹三组,沿边起阳线,与腿足交圈,直落到马蹄上。马蹄矮扁,劲峭有力。在结构上改变了四面用枨子的常见做法而代之以交叉的十字枨。十字枨有时用在面盆架上,桌、凳则很少见。此凳原为藤编软屉,已被改为草席贴面硬屉。

[专家点评] 清 紫檀无束腰管脚枨方凳

[专家点评]清紫檀无束腰管脚枨方凳这方清代紫檀无束腰管脚枨方凳面为52.5×52.5厘米,铜足高5.5厘米,通高47厘米。圆材,罗锅枨加矮老,足端施管脚枨,皆如明式,惟边抹冰盘沿起阳线一道,意趣较晚。凳两足下端套有铜足,铜足作筒状,有底,中塞圆木,凿方孔,栽铜榫,出头部份与凳足方孔相交。铜足功能在防止凳足糟朽,而套装之后,高度约与一般杌凳相等。

[专家点评] 清 雕朱漆有束腰卷云足宝座

[专家点评]清雕朱漆有束腰卷云足宝座这件清雕朱漆有束腰卷云足宝座,宽130厘米,座深89.5厘米,通高105厘米。边框以紫檀木制成,靠背及左右扶手由三块围子构成,靠背呈现出中间高两边低的“品”字形。宝座围子上装有紫檀木雕的直角卷曲龙纹帽子。宝座的座面宽大,中间镶有独板一块,座面之下束腰甚高,束腰下的牙条装饰有“五宝珠”纹,腿足则配合云纹图饰向内卷起,鼓腿彭牙,足端内翻。

[专家点评] 明 铁力高束腰五足香几

[专家点评]明铁力高束腰五足香几这条明代铁力木香几,看图片有点象凳,原因大约是因为比较宽大,又不知其实际的高度所致。几是一种狭长面、下有足的家具,常设于座侧,以便凭倚或摆置东西。几有几种,如凭几、燕几、炕几、香几等。此为香几,主要放置香炉。规格为直径61厘米、高89厘米,几面独板,厚达5厘米。几面圆形,束腰,彭牙板光素。五足,几腿连托。此几材料为铁力木,造型古朴,大方,为几类家具中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