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业

宋朝荆嗣大将大败杨业,一生150余战未尝败绩

荆嗣由士兵逐渐提升,以功劳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一生经150余战,未尝败北。>>荆嗣曾经还大败杨业,迫使杨业投降了宋朝。逼近汾河,敌将杨业扼守桥梁道路,荆嗣与敌转战,贼军迟过了桥。李继隆见情况有变,立即下令荆嗣出战救援,荆嗣...入重围救出伏兵,迅速退到河边,把军队分为三阵,背水抵抗。荆嗣顽强抵抗,战斗拉锯了好几个回合后,荆嗣率军到南岸和李继隆主力会合。战后,辽军南下的势头被初步遏制。

百年杨家将:从「 ”脚踩两只船”到「 ”三代赤心将”

从「”脚踩两只船”到「”全家都是宋朝人”从来乱世出英雄,兵强马壮的都喜欢争霸天下,过皇帝瘾。那些稍有资本的也不甘寂寞,都喜欢当地头蛇,做土皇帝。在五代十国尤其如此,在麟州(今山西榆林),有个名叫杨弘信的土豪,他家财雄厚,武艺超群,志向高远,在麟州一带赫赫有名。话说唐朝灭亡后,后梁、后唐先后兴起。及后唐末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向辽国称臣,并割让幽云十六州的代价借来援兵,夺取皇位,建立后晋。石敬瑭到开

杨业为何不受宋太宗待见?关键是他有一个「 ”不靠谱”的父亲和弟弟

刘继元投降以后,宋太宗派使者召见杨业,非常高兴,任命他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在后人杜撰的历史小说中,杨业是深受朝廷重用的中流砥柱,若将大宋江山的安危定为十分,杨氏肩扛的重担就有八分。然而,史料中的记载却与后人的臆想大相径庭,杨业在投效宋朝后并未受到重用,在投降宋太宗之初,也没领受过封赏。杨业来到宋朝三个月后,因为朝廷需要一名驻守边境的防务官,这才想起了杨业。

宋代名将潘美:害死杨业的另有其人,我真娥还冤比窦!

历史戏台上被画成白脸奸臣的人,首推的当然是曹操,为了尊刘,就去贬曹,曹操不管中多少枪都只能干受着;第二位被悠悠众口「”改判”了性格的人应该是潘美,如果说曹操还有那么几分坏,潘美被后世越描越黑,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大反派,黑得连自己家的子孙都不得不含泪改姓,这才是光天化日朗朗乾坤里的咄咄怪事。事先声明,本人不是潘姓后裔子孙,也没有受过姓潘家的什么恩,只是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觉得我们现在推崇杨家忠义爱国

历史上的杨家将结局如何?小说与正史有区别

现如今的人们对杨家将的事迹肯定是非常熟悉的,杨家将是一个概述,他们包含了杨家名将杨业、杨延昭等人。杨家将的故事说得就是杨家武将保家卫国的感人故事。杨家将是北宋时期的名将家族,这个家族出现了很多厉害人物。

北宋最猛前锋,一生150场硬仗未败,为何无人知晓…

你准备先看哪篇热文:明朝那些事儿讲的历史是真的吗|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国外历史书吹水的现象很严重|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永生01汾河战役大宋乾德元年七月,山西太原汾河,宋攻北汉。

历史上的今天6月18日 北宋名将杨令公杨业殉国

0986年06月18日北宋名将杨令公杨业殉国在1029年前的今天,0986年6月18日,北宋杨家将杨业逝世。辽景宗死后,年仅12岁的辽圣宗即位。宋朝下令把寰、朔、应、云四州的人民迁到内地,要潘美和杨业的部队负责掩护。杨业无奈,只得率本部人马出击。杨业得不到接应,陷入重围,只得只身奋战,但终因寡不敌众,身负重伤,坠马被俘。杨业被俘后,坚贞不屈,在敌营绝食3天,于986年6月18日壮烈殉国。

杨业

五年三月,辽军10万攻雁门关,杨业率骑兵数百迂回至关北,与潘美南北夹击,大败辽军,以功迁云州观察使。杨业知此行必败,出发前约定潘美等在陈家谷口接应。辽将耶律斜轸见杨业来攻,令萧达凛设伏,自引军佯退,诱其深入。杨业挥军而进,陷入重围,苦战终日,退至陈家谷口时,潘美、王侁早已违约南撤。杨业孤军再战,将士全部战死。杨业一门的故事,历代流传。

历史上的杨家将都有谁?结局都是怎样的?

 历史上的杨家将都有谁?结局都是怎样的?    在山西省代县城里,有一座颇有气概的钟鼓楼。在它的正面和背面分别悬挂着“威震三关”、“声闻四达”两块巨大的题匾。传说这是人们为纪念杨家将不朽功勋,而流传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