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弘羊

盐铁论是谁写的?盐铁论简介

公元1487年的涂祯刊本是较好的版本,现代的参考版本有郭沫若的《盐铁论读本》和王利器的《盐铁论校注》。>《盐铁论》是西汉时期的一本政论性散文集。>《盐铁论》是研究西汉经济史、政治史的重要史料。《盐铁论》因有桑弘羊的对话,可补此不足。另外郭沫若著有《盐铁论读本》,王利器著有《盐铁论校注》二书。

桑弘羊生平简介

贤良文学与桑弘羊意见不一,他们就汉王朝的内外政策进行了辩论。桑弘羊反对这一主张,认为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扩大了财源,是抗击匈奴,消除边患的经费来源。桑弘羊则认为匈奴反复无信,不能采用德政感化,只有通过战争才能阻止匈奴的侵扰,保证汉王朝的安全。桑弘羊以法家学说作为指导思想,反对德治,主张法治。

第八章 运气

无论古代现代,运气,恐怕都是我中...民经常吊在嘴边的一个词组。捡了钱,啊,我今天运气太好了!还没有弯腰,钱钱就到了手上;跌了跤,唉,我今天运气忒糟了!>>“运气”这事儿,看不见莫不着,但是却无处不在。>>“运气”这词儿,也成了人们出口率最高的口头禅。我还真的不知道,他俩究竟是运气太好,还是运气太背。急于立功的李广,率领4000骑兵打前锋,张骞率领10000大军打接应。>>李广的运气不算坏吧?

霍光传:昭宣中兴 辅政功臣

霍光匡扶汉室,忠心辅佐幼主,历经武帝、昭帝、宣帝三朝,对内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对外与匈奴和亲、广扬汉朝天威,20年辅政期间他托起昭宣中兴的局面,安邦兴国,功勋卓越,成为西汉历史上的重要政治人物。善于识人、用人的汉武帝认为霍光忠厚可靠,可以担当此重任。霍光非常重视人才,因此,第二天就下令给这个郎官提升两级,并且增加了俸禄,得到了众大臣的赞许。>>昭帝即位的第二年,辅政大臣、车骑将军金日碑病故。

第二节 霍光是个大人物

而武帝邀请霍光一派与桑弘羊一派担任托孤大臣,明显是希望这两派互相牵制,互相作用,然后为皇帝所用。在他刚刚去世之后,霍光等人就与桑弘羊等展开了明争暗斗。由此可见,五位托孤佐命大臣中,只剩霍光、上官桀和桑弘羊三人。霍光得到消息之后,更加气恼。可见,桑弘羊是一位多么有政治,尤其是经济和财政能力的人物。

7.经济上:调整政策,重用桑弘羊

至武帝时,最大的铁、盐商贾拥有的财富已达万金之多,严重影响了朝廷的财政收入。为此,汉武帝下令中央收回盐铁业经营权。为此,汉武帝下令将郡国豪强及资产在300万以上者,通通迁徙到茂陵。汉武帝选任一些酷吏,对那些横行郡国,作奸犯科的豪强,予以严厉镇压。由于汉武帝加强了皇权,形成了中央集权的体制,促进了全国政令统一,因此,在其在位期间,经济繁荣,西汉国力空前强大。

西汉时期的盐铁会议是怎么回事?

西汉时期的盐铁会议是怎么回事?  霍光于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以昭帝的名义,命令丞相田千秋召集六十多名贤良文学,与桑弘羊进行辩论,桑弘羊也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回答。争论是围绕着一个经济问题展开的,双方就 *** 是否对盐铁实行专卖一事展开激烈的辩论,所以历史上称这次...

2.召开盐铁会议:桑弘羊、上官桀与

霍光靠稳重谨慎,金日靠品行高洁,上官桀靠才力及忠心,桑弘羊靠理财功绩和威望,同时成为托孤重臣,共同辅佐少主。为...霍光,桑弘羊与上官桀勾结起来,共同与霍光唱反调。桑弘羊则认为国家好不容易才击败匈奴,给匈奴机会恢复国力,后果不堪设想。>>盐铁会议给以桑弘羊为代表的“深酷用法者”的官僚集团以沉重的打击,但更重要的是使“与民休息”的方针政策得以实施,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发展。

盐铁之议

盐铁之议  这是汉昭帝给当时社会注入的一剂强心针  盐铁之议是汉昭帝时,中央 *** 召开的一次由盐铁官营问题所引起的有关国家政策  的辩论。  汉武帝在元狩年间起用桑弘羊等人,制定和推行一系列的新经济政策,如统一币制,  盐铁和酒类官营,实行均输平准、算缗告缗等,这虽...

霍光的悲哀:只善谋国,不善谋家

霍光手握大权后,作风相当正派,不徇私情。霍光的正直可见一斑。孰料霍光一口回绝,他认为孩子太小,不宜入宫。霍光跪地免冠谢罪。霍光却不同意,因为许氏的父亲曾经受过宫刑,不能违例封侯。霍显想让自己的女儿当上皇后,便处心积虑地谋害许皇后。此时,恰逢许皇后分娩,身体不适。这是注定的,因为在生前,霍光没有做出任何的善后措施,也就是说,对于家事,他根本没有一个妥善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