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

梁启超童年趣事

当地群众流传不少“神童”梁启超的故事。“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梁启超十岁那年,跟父亲入城,夜里住在秀才李兆镜家。梁启超急忙将杏花藏于袖里,但仍被父亲看见了。在欢悦的气氛中,父亲饶了梁启超的过错。梁启超看了一眼,摇摇头。梁启超没理他,一口气喝了摆在茶几上的那碗凉开水。梁启超的老家就在坭子塔山下,童年的梁启超时常和小朋友爬上凌云塔望风景。一天,梁启超写了一首诗给祖父看。

蔡锷

1902年11月,蔡锷又考入东京陆军士官学校。蔡锷虽未参加同盟会,却受到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的影响,暗中与同盟会保持联系,对革命党的活动给予同情和协助。蔡锷任全国经界局督办。最初,蔡锷对袁世凯抱有幻想,认为他“宏才伟略,群望所归”。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使蔡锷气愤已极,他决心以武力“为四万万人争人格”。1915年11月,蔡锷秘密离京赴津,旋以治病为名东渡日本,后经台湾省、香港、越南,于12月19日抵达昆明。

梁启超

梁启超对知县提出的问题均对答如流,显得才华出众。中举后,梁启超回到新会拜谢祖先,庆祝一番。光绪十七年九月,梁启超收到李端棻的来信,催其速入京完婚。后根据李建议,为与《万国公报》区别,改名为《中外纪闻》,十一月初一日正式出版,以梁启超、汪大燮为主笔。同时梁启超和康有为参与起草《强学会序》,初步打开士大夫闭塞的思想。强学会解散后,梁启超得知汪康年在上海筹办报馆。

外遇卻狠逼元配墮胎!更染指好友妻子、再婚場面超火爆…課本沒教的一代才子徐志摩真面目

一窥徐志摩与他人生中最重要的3个女人,包括元配张幼仪、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北京第一名媛间的情感纠葛。在举办婚礼的当晚,徐志摩更逃离洞房表达他对这桩婚姻的不满,最终两人的婚姻只维持3年,但他们实际相处时间加起来根本不到4个月。1922年,张幼仪生下了二儿子,产后没几天,徐志摩来到了张幼仪的住处。

名人故事:梁启超拜师的故事

在中国近代史上,梁启超是一个异常响亮的名字。在早年所接受的启蒙教育中,梁启超不仅学到了不少传统的文史知识,而且还听到了许多悲壮激昂的爱国故事。梁启超在少年时代,也是沿着这条道路走过来的。梁启超从此便结束了在学海堂的学习。可见梁启超拜康有为为师,是举人拜秀才为师,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同时也说明,梁启超的确虚心好学,不计较康有为还只是个秀才,只要他有真才实学,能为己师,还是很愿意拜他为师的。

名人故事:“不讲义气”的梁启超

“不讲义气”的梁启超1915年9月,作为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权力虽已达到了顶峰,但他并不满足,又开始觊觎皇帝宝座。结果,梁启超严词拒绝了这一请求。梁启超联合蔡锷将军,发起了讨袁护国战争,其余各省迅速响应,纷纷宣布独立,反对帝制。对袁世凯来说,梁启超是有点不够哥们“义气”;对国家来讲,梁启超敢于不讲情面,坚决反对袁世凯称帝,这是值得尊敬和赞扬的。

历史上的今天6月7号 梁启超《立宪法议》发表

1901年6月7日梁启超《立宪法议》发表在115年前的今天,1901年6月7日,梁启超《立宪法议》发表。1901年6月7日,《清议报》刊登了梁启超的一篇《立宪法议》的文章。梁启超在这里头一次提出了“预备立宪”这个主张。他在文章中把世界上的政体分为3种:君主专制政体、君主立...体和民主立...体。

清代维新运动领袖梁启超诞辰

在144年前的今天,1873年2月23日,清代维新运动领袖梁启超诞辰。图片来源于网络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生于广东新会。1894年,梁启超提倡变法,并于上海主撰《时务报》,著《变法通议》,刊布报端,启发国人之革新思想。与谭嗣同等6人同参新政,为保守派所反对,旋即失败,谭等被...,梁遁日本。著有《墨子学案》、《先秦政治思想史》、《饮冰室文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并有《饮冰室全集》。

相面和相分

林语堂的做法是“相面打分”:到期末评定学生成绩时,他拿着学生花名册端坐讲台,然后依次唱名,叫到的学生一一站起来供他“相面”,他则根据学生面相一一判分。据说,学生——尤其是面相“好”的学生对他这种判分法大为赞赏,还说这比阅卷“公道”!据他的学生们回忆,林语堂“相面”打下的分数,其公正程度远远超过一般以笔试命题考试计分的...,同学们心中无不信服。

“神童”梁启超的故事

当地群众流传不少“神童”梁启超的故事。“有人在平地,看我上云梯”一天,梁启超爬上竹梯玩耍。梁启超急忙将杏花藏于袖里,但仍被父亲看见了。在欢悦的气氛中,父亲饶了梁启超的过错。梁启超没理他,一口气喝了摆在茶几上的那碗凉开水。“我欲问苍天,苍天长默默”梁启超的故乡新会茶坑村有座小山,叫坭子山,山上有座塔,叫坭子塔,又叫凌云塔。这就是梁启超11岁时写的《登塔》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