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旧谋新成语故事_成语“舍旧谋新”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舍旧谋新成语故事_成语“舍旧谋新”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成语】舍旧谋新 【拼音】 shějiùmóuxīn 【解释】指弃旧求新。 【成语故事】 春秋时,晋文公曾在国外流亡了十九年,后来得到楚国的帮助,才有机会回国做了君王。当时,楚国的势力很大,许多小国都...
一鸣惊人的楚庄王 一鸣惊人的楚庄王 秦国打败晋国以后,一连十几年两国没有发生战事。可是南方的楚国却一天比一天强大,一心要跟中原的霸主晋国争夺地位。 公元前613年,楚成王的孙子楚庄王新即位,做了国君。晋国趁这个机会,把几个一向归附楚国的国家又拉了过去,订立盟约。楚国的大臣...
成语典故_包藏祸心的历史人物是谁包藏祸心典故出自哪? 成语典故_包藏祸心的历史人物是谁包藏祸心典故出自哪? 包藏祸心,指心里怀着害人的恶意,形容外表不露声色暗中害人。语出自《左传昭公元年》:“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已,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春秋时期,楚国是大国,郑国是小国。郑国国君想把大臣公子段的女儿嫁...
揭秘秦惠文王的最后结局 秦惠文王:秦惠文王怎么死的?秦惠文王的最后结局如何? 赢驷,秦孝公之子。孝公二十四年立为君。张仪入秦后,龙门相王,秦则为王国,史称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灭蜀败楚 公元前325年,嬴驷自称为王,改元为更元元年。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五国联合攻秦,秦惠文...
孙子简介,孙武简介,孙子是怎么死的? 孙武(?∼西元前1105) 春秋末期吴国军事思想家孙武《孙子兵法》是从战国时期起就风靡流传的军事著作,古今中外的军事家们都使用其中论述的军事理论来指导战争,而且,其中论述的基本理论和思想还被运用到了现代经营决策和社会管理方面。然而,这部著作者是谁呢?学术界议论纷纷...
申包胥哭秦廷体现了他 申包胥七天七夜哭秦庭 通志·氏族略》记载,包氏源出于芈姓,是楚国大夫申包胥之后。据《元和姓纂》一书的考证,申包胥是春秋后期楚国的大夫,是楚君蚡冒的后裔。此人品行高尚,重信义,他和伍子胥是好朋友,当年伍子胥因父遭谗被害而出逃至吴国,并于楚昭王十五年(公元前506年)用计助吴攻破楚国。申包胥赴秦...
吴起变法简介:打击世袭贵族政治经济特权的运动 吴起变法的意义:公元前401年,楚声王子类立,是为楚悼王(前401——?81年)。当时,因为各国竞相变革成功,重又开端剧烈的抢夺。这时的抢夺与春秋时期的抢夺已显着不一样,曩昔是抢夺与国,旨在立威定霸;如今则是争城略地,吞并他国,具有新的封建吞...
赵武灵王怎么死的?赵武灵王是被饿死的吗? 赵武灵王之子赵胜赵胜,赵国四公子之一,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弟弟,赵国的丞相,赵国贵族,既平原君。赵胜礼贤下士,门下食客达到数千名,和朋友的关系处理的也相当好,但平时并不注意礼貌平民,后在一名门客的指导下与平民搞好了关系,这个门客就是“毛遂”,之后赵胜跟他的关系也非...
毛遂自荐的主人公毛遂如何成名,后面又是怎么死的? 毛遂自荐的主人公毛遂如何成名,后面又是怎么死的? 毛遂,东周战国时期赵国人,在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平原君那里白吃白喝呆了三年,暗藏锋芒,直到赵孝成王九年(前257年),秦国围欧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向楚求救,毛遂自荐前往,平原君和楚考烈王谈判时,毛遂直说利害,促成楚、赵合纵...
春秋战国东周皇帝列表 周平王姬宜臼,(约前781——前720)前770年—前720年在位50年。 周平王中国东周第一代王,西周幽王之子,母亲是幽王的王后申后(申侯之女)。 西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经犬戎侵袭,十分残破。太子宜臼受到申、许、鲁等诸侯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