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中国历史典故 1、公元1898年,光绪帝根据康有为等人的奏章,下诏定国事,施行戊戌变法,百日后慈溪太后发动政变,新政被彻底推翻,光绪帝被幽禁,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等维新人士被害,史称「”戊戌六君子”,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日本,只维持一百日的戊戌变法失败,史称「”百日维新”。2、1899年,义和团运动爆发于山东,义和团打着「”扫清灭洋”的口号,与帝国主义侵略者及其走狗清朝统治者进行着不懈的战斗
改变中国历史的一只 ... 力量——湖北新军 1858年,英国驻清公使额尔金目睹了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后,得意洋洋地在日记里写道:「”有一个排的优秀欧洲士兵,带上足够的弹药,就可以踏遍中国。”英法联军攻进大沽炮台后,清军尸横遍野——因外有强敌,必须再造利刃面对西方列强的轮番欺压,清...开始意识到需要改进提高...实力。但刚开始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武器装备上,在军队作战上毫无进取。直到中日甲午海战之时,清朝陆军毫无章法,日军还没有走到有效射程内
北洋军阀时期黎元洪与段祺瑞的「 ”府院之争”到底是怎么回事? 袁世凯死,黎元洪出任总统,段祺瑞出任...,二人随后因为权力之争引发了「”府院之争”。「”府院之争”指的是黎元洪的总统府与段祺瑞的...之间为是否参加「”一战”而发生的争执。1914年因为萨拉热窝事件,一战爆发,协议国(英国、法国和俄罗斯帝国)与同盟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大打出手。当时袁世凯的...保持中立,禁止交战双方在中国的地盘上开战。但日本随后加入了协约国对德国宣战,直接进攻并占领了德国
辛亥 | 一个帝国的崩溃,导火索竟是因为找不到一个烟灰缸 宣统三年农历八月十九,宜动土,忌祈福。这一天是1911年10月10日,星期二。当时中国还没有武汉这个名称,只有武昌、汉口和汉阳。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是北京的爱新觉罗·溥仪,再过几个月满6岁。
我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改元,不但改了年号,还改了上千年的历法 浩浩中华史,悠悠五千年,不同的民族历经不同的峥嵘岁月,有着不同的文化和习俗。在中华大地这方辽阔的土地上,人们更喜欢采用农历纪元,但是一场革命打破了上千年的封建帝制,在短短数月之间,这场革命就以其摧枯拉朽,势如破竹之势在全国范围内风起云涌,也为公历的产生奠定了民主基础,政治环境。
西康建省从赵尔丰提出到刘文辉实施,经历30余年,1955年被撤销 从1906年起,赵尔丰担任川滇边务大臣,到1911年8月离开,前后6年时间,经营西康。从此刘文辉以西康为"根基地",企图东山再起。1939年1月1日,西康省...正式成立,省会设在康定,刘文辉任主席。从1905年赵尔丰提出《平康三策》到1939年1月1日西康建省,共经历了33年时间。
从一品大臣沦落到丧家之犬,盛宣怀仅用了15天 从大清一品大臣到避难日本如丧家之犬,从家资巨万到「”穷得不干不净”,在1910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之前,国务大臣、邮传部尚书盛宣怀无论如何也难以置信:这一天翻地覆的变化,为时仅需15天。盛宣怀(1844-1916),字杏荪,号愚斋,江苏武进人。1870年入李鸿章之门下任「”文案兼充营务处会办”,开始其官场生涯。或许是在经济方面展现出的天赋,在李鸿章的支持下,他逐渐脱离文牍生涯而转向实业,先后创办
此人自作聪明,欲使计架空阎锡山,却遭他人背叛,反被对方逼下台 期间,山西阎锡山势力日益坐大,独当一面,他的两个部下孔庚和黄国梁怀有二心,一直想把阎锡山赶走,以便夺取山西军政大权。头一天,见到黎元洪后,阎锡山回去与部下调侃一番,称其不像人君,倒像个窝囊废。
王闿运与曾国藩为「 ”忘年交”,为何挽联对曾的一生作出全面否定? 王闿运何许人也?今天的读者大都有点陌生。王闿运祖籍湘潭云湖桥,出生地在今长沙天心区化龙池,出生日在道光十二年农历十一月十五日,公历到了1833年元月。生逢晚清人才井喷时期,王闿运孤踪特立,翩然飘引。他行走江湖六十余年,凭薄薄两片嘴唇,兴趣所至,...遍天下。大清王朝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地方督抚,被...者难以数计,大多数挨...者唯唯诺诺,忍气吞声,身心俱伤还得赔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