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

大明奇才解缙解密

  大明奇才解缙解密  解缙(公元1369一1415年),字大绅,又字缙绅,号春雨,又号喜易,洪武二年十一月初七日(公元1369年12月6日)出生在育水鉴湖(今吉水县文峰镇)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洪武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祖父解子元,元至正五年(公元13...

《永乐大典》正本被​嘉靖​烧了,副本被八国联军抢走大部分

《永乐大典》是在位期间,及全国精英文化人之力,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的一次大总结。《永乐大典》分正本和副本《永乐大典》分正本和副本,都是先手抄。副本大多被八国联军抢走《永乐大典》副本留在了世间,但几经波折残损不少,主要经历了晚明战火、火烧圆明园时期、八国联军三次大劫掠。

国宝《永乐大典》流失之谜

国宝《永乐大典》流失之谜1.《永乐大典》副本简介:  明成祖朱棣  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明成祖朱棣【明成祖朱棣(1360-1424)是明代第三代天子,1402-1424年在位。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命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等人纂修大型类书,至...

中国最早且最大的百科全书是什么?由谁编写的

  《永乐大典》编撰于大明永乐年间,内阁首辅解缙总编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22,937卷(目录占60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显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光辉成就,但《永乐大典》除了正...

朱棣为什么要杀《永乐大典》主编人解缙?

朱棣为什么要杀《永乐大典》主编人解缙?大明王朝276年历史里,出了三位八斗之才、才当曹斗的大儒,并称为“明代三大佳人”,没有唐伯虎,没无方孝孺,他们分别是解缙、杨慎和徐渭,其中的《永乐大典》主编人解缙被誉为“博学第一”。...

《永乐大典》正本在哪?探秘《永乐大典》正本下落之谜

  《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正本简介:作为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在完成第一部后,被装订成11095册,这就是正本。后来,又重新抄录了一部,就是副本。《永乐大典》正本与副本分藏在不同的地方,几百年过去,副本仅剩下了64册,正本则没了踪影。  《永乐大...

清代金坛于敏中氏族的文化贡献

清代金坛于敏中氏族的文化贡献  清代镇江府金坛于家,在明代后期,因复杂的政局变动和东林党人讲学运动,走入江南文化望族之列。在清代,于家族人有数十人进士及第,于振、于敏中兄弟分别是雍正、乾隆朝的状元,科举上的隆显进一步奠定了家族文化繁盛的根基。清代的于家人还在编修诸书等国...

揭秘明惠帝朱允炆去向

  朱棣的皇位是通过发动“靖难之役”,从侄子朱允炆手里抢来的,可以说来路不正,属于谋反篡位。因而朱棣一生都很难走出朱允炆对自己造成的心理阴影。  朱棣刚登基,就对外宣布了朱允炆已经被火烧死的消息。而事实上,这只是朱棣的一个策略,他要根绝任何打着朱...

朱棣的永乐大典,被谁偷走了?

朱棣的永乐大典,被谁偷走了?永乐大典全书22,937卷,现在可以看到的唯一800多册,且散落在天下各地。  《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中国明代类书《永乐大典》为“天下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

大明王朝朱棣到底有多厉害?

  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1360年5月2日出生,1367年正准备登基称帝的朱元璋决定给当时他已出身的七个儿子的乳名改为正式名字,就是在这一年7岁的四皇子正式被命名为朱棣。1376年17岁的朱棣和一帮兄弟奉父皇朱元璋之命去外地就藩,他的封地是燕京北平,封号燕王。就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