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

蜀汉武将众多,能与关羽张飞并驾齐驱者,唯独仅有这个人

客观来说,蜀汉集团刘备伐吴之前,还是有着很强大的实力的。汉中一役,刘备率领大军正面击溃了曹操,可见其雄厚实力。在此时的蜀汉集团中,也有着众多一流武将。而放眼三国时代,仅有七人上榜。他们分别是魏国张辽、邓艾;蜀国关羽、张飞;吴国周瑜、吕蒙、陆逊。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人之所以称之为名将,并非个人武力值极高,而是他们...指挥能力,受到后人认可。即便是名将辈出的蜀国,也只有关羽、张飞二人。

汉烈祖刘备如何在汉中获得曾经反对势力的认可

但在当时来说,虽然刘备战胜,但是他本人在汉中却并没有什么说服力,很多投降的人虽然嘴上说着认可,但其实心里不知道有多恨刘备,所以当务之急,应该是笼络人心,尤其是让敌对的势力对自己认可。而刘备选择了在汉中称王,是因为当年汉高祖刘邦也是在汉中称王,这样就可以表明自己有正经的皇族血统,并且是在做和刘邦一样伟大的事业。

同样是从汉中出发,问鼎中原,为何刘邦能得天下,刘备却不能

一是刘邦去汉中的时候,把返回来的栈道给烧掉了,这让项羽放心了不少,因此也就没有着意去防范。二是主要负责防范刘邦的章邯等人,根本就没把刘邦放在眼里。在章邯心中,天下的人,他除了打不赢项羽外,谁都不在他眼里。刘备所受到的防范则要严密许多。当刘备诸葛亮失去荆州以后,曹魏都知道,刘备只能从汉中出发进攻。

100天行军超过2000里,诸葛亮在陈仓激战20天,都是为了阴平武都

228年12月,诸葛亮兵出故道,被陈仓所阻,二十多天后粮尽兵退,这是其第二次北伐229年1月,陈式出兵武都、阴平,诸葛亮围点打援,阻郭淮于建威,这就是收复武都、阴平两郡的第三次北伐。而剩下的选择傥骆道难于行军,子午道过于冒险,褒斜道一伐时赵云为了安全撤退,一把火给烧了,短期内恢复不了,唯有直面陈仓的故道虽然全长一千多里,但相对平坦可用于仓促间的战略机动。

关羽失荆州之前,为什么要发动北伐?

关羽的底气从何而来?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历史真相的继续探究和推测,分析关羽的北伐的动机和规划,可以将视野扩大,跳出荆州一隅,结合当时天下总体形势和各主要势力的动向去看,也许能理出一些逻辑上的线索来。关羽北伐发生在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起于当年夏秋之交,终于冬季,前后仅三四个月。这一年的主战场,上半年在汉中,下半年转至荆州,中间还穿插着合肥。

持续2年的汉中之战,曹军战败或许是因为一次局部的失利

汉中之战是奠定三国格局的一战,如果刘备没有夺取汉中,那么他的想要作为根基的益州就一直在曹魏的...威胁之下,同样的,曹操想要尽量完成统一,就必须保住汉中,这场双方兵力共数十万,持续两年的战争,最终可能是因为曹军的一次局部的失利而宣告结束的。

宕渠之战:「 ”五虎上将”与「 ”五子良将”激烈碰撞,影响整个三国

建安二十年,刘备集团与曹操集团在巴西郡进行了一场重要战役,史称「”宕渠之战”、「”巴西之战”。此战是刘备和曹操两大集团自赤壁之战后第一次大规模交锋,最终以蜀将张飞完胜、魏将张郃惨败而结束。长久以来,人们多注目于官渡、赤壁、夷陵等「”三大战役”精彩的光芒,却忽视了宕渠之战在三国鼎立格局形成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一、前奏:曹操咄咄逼人,刘备危机重重建安二十年三月,曹操再次西征张鲁,并在当年的七月攻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