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汉文帝刘恒纳谏 文帝执政后,深知听取不同意见对处理朝廷事务的重要,于是,下诏命令群臣进谏。文帝还下诏,命令务必减轻徭役赋税,以便利百姓;罢废卫将军;太仆留下仅够朝廷用的马匹,其余马匹全部发给驿站用。文帝赞扬了他并且采纳了他的意见。文帝这才停止冒险。慎夫人恼怒,不愿就座;文帝也大怒,站起身来,返回宫中。文帝幡然醒悟,转怒为喜,召来慎夫人,把袁盎的话告诉了她。慎夫人十分感谢袁盎,赐黄金五十斤以示奖赏。
第二节 朱建报恩审食其 刘盈因通奸事诛杀审食其,吕雉知道刘盈顾及她的脸面,不好出面求情。朱建品行高尚,傲骨自矜,所以必须回报审食其的恩情,争取早日与审食其断离关系。朱建的这种君子品行,通常被说成是报恩文化。朱建深恶审视其,扫地逐客,关门拒绝。送朱建出门后,陆贾就去对审食其大道恭喜贺喜,说朱建的老母亲仙逝。朱建没去见审食其,去见刘盈的宠臣闳籍孺。审食其出狱后,知道朱建相救,深感大德。>>朱建救了审食其一命,他却因此而死。
第四节 罪未罪兮误终身 审食其缄其口,这是第一条罪。审食其二缄其口,这是第二条罪。审食其三缄其口,这是第三条罪。然而,有罪不治的后果是:刘长回到封地后日益骄恣,作福作威。一到京城,汉文帝便名人对刘长进行了“突审”,在猝不及防下,刘长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如实交代了自己犯罪未遂的全部事实。最高人民法院依照大汉帝国刑法第××条规定,判处刘长...,...。
第一节 十年仕途一朝升 >>虽然只是上了一小级,但毕竟这次没有等十年那么久。而他随后做的三件事却使得他的仕途从此青云直上。汉文帝一时好奇,于是询问上林尉禽兽数量情况。>>一天,太子和梁王一起入朝,走到司马门时,梁王和太子都没有下车。张释之虽然没有得到最佳称号,却成了最大获益者,由“宫车令”变成了“中郎将”。汉文帝马上转忧为喜,于是手一挥,张释之从郎中令马上升为廷尉,官位二品,位九卿之列,仅次于三公。
第二节 敢言敢谏真君子 汉文帝即位后,提拔他做了中郎的官儿。袁盎敢言敢谏,素以刚烈著称。他的人生格言是:知其为小人又以小人矫之,则小人之谄益张;知其为君子而更以小人参之,则君子之功不立。下面我们来看敢言敢谏的袁盎几件小事吧:>>1.与狼共舞降身份。汉文帝于是嘲笑道:“平时看你敢谏敢言,怎么关键时刻胆子这么小啊!”>>自然又是张释之负责审理这起案子了。而此时朝中重臣见周勃身陷囹圄,生怕引火烧身,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替周勃说话。
第三节 周亚夫军纪严明 周亚夫军营不让皇帝进入,刘恒的随同人员都怀疑周亚夫怨恨刘恒,欲造反报仇。>>此前,周亚夫曾在河内当郡守。三年后,周胜之爵位被削,刘恒顾念周勃之功,命周亚夫继承侯爵。刘恒派人持节前去告知周亚夫,说皇上过来犒军,周亚夫才命人打开军门。周亚夫迎见刘恒,只作揖,不跪拜,说:“穿甲戴盔,不便下跪,以军礼代替。”巡视周亚夫的军营后,刘恒才知道什么是将军,什么是军队,就像刘邦看了叔孙通的朝礼后,才知道皇位之尊贵。
第三节 文帝刘恒御匈奴 娄敬提出和亲之策起,不知道有多少人作为陪嫁品前往匈奴。>>在文帝期间,出现了一位报复心极重的陪嫁品——中行说。他这封简简单单的信,确实棘手,刘恒招朝臣商议对策。为了两国继续和好,文帝又把一位宗室的女儿翁主嫁给他做阏氏,并派宦官燕人中行说去辅佐翁主。中行说不想去匈奴,汉朝廷逼迫他去。中行说到匈奴以后,就归顺了单于,单于很宠信他。这就为汉匈失和埋下了隐患。>>当初,匈奴人非常喜欢汉朝的缯帛丝锦和食品。
第五节 刘兴居兵败 ... 战吕雉,最后诛杀吕产,刘章令刘兴居好生敬慕。刘恒命灌婴领军八万五千,火速赶往,刘恒亲自前往督军,犒劳军士。汉军刚出长安,刘兴居即刻起兵,欲取荥阳。荥阳是通往长安的要地,刘兴居志向不小。>>身在太原的刘恒,得到刘兴居起兵造反的奏报,说他欲取荥阳。>>布告一下,叛军当即瓦解,刘兴居...身亡。像刘长这种暴力分子,全身充满...,绝不屑于干重复的事。汉朝规定,封国只有行政权,没有立法权,立法权归属朝廷。
第九节 崇节俭思安百姓 >>汉文帝虽功不及秦皇汉祖,德逊于夏禹周文,然而却以躬修节俭、思安百姓著称于世,被誉为好皇帝,树为统治者的榜样,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享有盛名。在宫廷斗争复杂,祸福难测环境中,刘恒母子虽远离宫中是非之地,仍生于忧患之中,诸事小心翼翼,谨防惹火烧身,渐渐使刘恒养成谦恭宽厚、克己寡欲的品格和习性,其躬修节俭,思安百姓,自有历史因素。列侯数量有增无减,百姓负担随之增多。
第一节 文帝的晚年生活 汉文帝对这个公孙臣的第一印象非常好,于是请公孙臣上坐。>>从此,公孙臣一跃成了汉文帝的宠臣,而张苍却被打入了冷宫。汉文帝可谓大事聪明,小事糊涂。文帝顺着他的意思问道。随后在新垣平的“帮助”下,汉文帝又干了三件震古烁今的事来。>>第二,改文帝前十七年为元年。新垣平只说了一句话,就让汉文帝作出这样的惊世之举。他又建议汉文帝在汾阴的水上再建造一座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