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

已成定局还是犹可回天——浅谈南明一手并不比清廷差的牌却没打好

读过明、清史的人大概都认为1644年清军入关,特别是次年五月大顺政权和弘光政权相继倾覆之后,大局就已经确定。在这之后的南明不过是苟延残喘,等待被最后消灭罢了。日薄西山的明军在明清之际的各种...力量中,满洲贵族的八旗兵毫无疑问是最有战斗力的一支,无论是兵员素质还是组织指挥上都是首屈一指。但是,满洲八旗兵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缺陷,就是他们贫瘠的人口。

... 战争中英两国伤亡比例600∶1

说到第一次...战争时中英双方的伤亡数字,网上有一份报表被广为转载,我再贴一下,以供网友参考:...战争中英两国伤亡比例600∶1第一次厦门之战:1840年7月3日清军战死9人,受伤16人。其中清军参战兵力1540人,定海总兵张朝发受伤而亡,定海知县姚怀祥自尽。英军战死2人,受伤27人。宁波方向,英军阵亡1人,镇海方向无伤亡。

清朝战争:太平军残余势力四处逃窜,清军荡平残部

清军悍将领僧格林沁被太平军将领赖文光击毙后,清王朝举国大惊。赖文光和捻军首领张宗禹共围雉河集,同时出兵占据了高炉集,切断了雉河集的运粮通道。清军在赖文光的后面紧追不舍,赖文光眼看已经将清军吸引南下,调转枪头再次北上抵达许州。赖文光带领太平军进入运河防线,李鸿章下令全面收缩防线,想要将赖文光困死在运河防线东侧。在济阳的张宗禹再战清军,随后不明踪迹。

大清国比较奇怪的3种现象,无法被后人理解

大清王朝的历史已经过去,曾经创造的辉煌以及各种纷争都已经烟消云散,后人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总是能有所感悟,有所启发,确实大清国留下了很多让人非常费解的事情,下面介绍一下。不过对于儿子娶老爸老婆这件事,也让后人很费解,这是败坏伦理的事情,可大清国的皇室不但不加以掩饰,反而正大光明、堂而皇之地去做。

激战60天,三号主帅战死,在河北衡水太平军由胜势转向了失败

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趣、干货满满的历史故事。前文我们说到,太平军北伐部队在天津附近失败,被迫向南转移。清军虚张声势,让北伐军将士误以为前方守备军力强大,而太平天国的北援部队又已经在路上。所以,北伐军打算南撤固守等待后援部队来临再做打算。公元1854年3月初,在天津一带苦战三个多月的太平军南移进击衡水。期间,部队途径

晚清少有的胜仗:在 ... 击败入侵的雅利安人后裔,拓地千里

可以说,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有三个均毁于雅利安人之手,只有中国幸免于难。其实我国在很早的时候就接触到了雅利安人,甚至还两次和雅利安人交手,打得他们大败而归。▲位于殷墟遗址处的妇好雕像而第二次雅利安人进攻我国则是在清朝道光年间,由于清...的闭关锁国,导致在清朝末年,我国实力大大下降,对周边小国的震慑力也有所削弱。

历史上的长沙防御战,几乎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

长沙天心阁古城墙古代的战争史,基本上是一部城池的攻防史。作为防御的一方,战前必定是千方百计加固城墙,以御来敌。城墙无疑是城池最重要的防御设施。但是,如果城池周边缺少天然屏障,易攻难守局面其实很难得到根本性改观。仅仅依靠城墙,往往难御强敌。地处江南丘陵地带的长沙,就是一座无险可凭的城市。

葡萄牙发现2封信,专家:崇祯如果不死,历史会将改写

而占领澳门的葡萄牙人也同意了皇帝的请求,派人来资助明朝。这30多葡萄牙人跟着明军反扑清军,不明就里的清军被打败,北京周围四城又回到了明军手里。但徐光启不甘心,他再次上书皇帝,请求直接找两百葡萄牙人对抗后金。后来,有一些学者发现了这一情况,包括当时的书信往来,不禁感慨:如果这300多训练有素的葡萄牙军队来到阵地前,加上他们对火炮的熟练运用,明朝的历史也许会改变。

11万清军为何打不过2万八国联军,和武器差距真没多大关系

当时八国联军,号称5万人,实际上只有2万人不到3万。人数最多的是日军,有1万人。而当时中国正规军,部署在北京、天津,以及华北地区的清朝军队,总人数超过了11万人,还不加义和团运动的民间兵力。八国联军侵华这会儿,清兵的装备已经不比八国联军差多少了,可以说是一样的配置了。

从民族英雄到千古罪人?历史到底该给李自成一个怎样的公正评价?

1644年3月17日,北京城破,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在煤山自缢,大明王朝轰然倒塌。但攻陷北京的李自成集团并未扛起打碎旧世界后建设新世界的历史使命。仅仅过了42天,李自成集团便灰溜溜地退出北京,而后关外的清军入主中原,一个新的王朝拉开序幕。今天的很多人,虽然不再拘泥于传统的阶级历史观,将李自成定义为敢于反抗反动统治的大英雄,但却物极必反,将李自成归入祸乱中华的流寇行列,也就是历史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