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大师 寺中又派遣二十人将玄奘领到正法藏的住处——戒贤论师处。戒贤论师又用了九个月向玄奘讲授第二遍。玄奘告诉戒日王,秦王是当今国家的天子,是位大圣人,他的恩泽普被天下,所以有这样的歌咏。戒日王对玄奘大加赞赏,宣布玄奘法师辩论获胜。不久,玄奘向戒日王辞行,要返回祖国。他们命令部属将玄奘送出国境,并施舍青象及钱财无数。玄奘退回了金钱,乘坐着大象,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向北挺进。
终生守护唐玄奘遗骨的慧平尼师 是存放唐玄奘部分遗骨的重地,历来为人众敬仰。慧平尼师来寺里那年正逢一九三六年。而此前,该遗址一直被认定为唐朝高僧玄奘法师的遗骨迁葬地。有文献表明,一些僧人在唐末战乱中,曾将玄奘遗骨迁葬於终南山里的紫阁寺。遗憾的是,紫阁寺遗址的具体方位一直难以确定,致使「玄奘遗骨具体葬于何地」这一千古之谜一直无法破解。慧平师父是以自己一生去守护唐玄奘遗骨的唯一最近距离的僧人呢,慧平师父是幸福的。
玄奘大師 玄奘大師幼年時就聰慧好學,而且家學淵源,少年出家後更是勤奮用功,十三歲就能登座於大眾前覆講經論。不久終於到達篤信佛法的沙城諸國,王臣們深被玄奘的大願行感動,一城接一城的護送大師通關向前。在譯經的十九年當中,玄奘大師先後於弘福寺、大慈恩寺、玉華寺,領導翻譯經論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為後世留下彌足珍貴、開啟大覺智慧之漢譯寶典。
玄奘大师为收门徒 竟同意这三个离奇条件 一次,玄奘在路上行走,碰上了眉清目秀、举止大方的窥基,便欲度他为弟子。玄奘自印度东归时,遇上并收留了这位童子。尉迟敬宗余怒未息,也不细加考虑,便同意了玄奘的请求。玄奘一听,大喜过望。于是,玄奘便答应了他的条件,领着他出家了。窥基所提的三个条件,件件触犯佛教重戒,荒唐透顶,但却显示出窥基磊落不群的个性。玄奘听了他的无理要求,却不动声色,一口应承,正表现了玄奘临机应变、机智灵活的大士用心。
你可以带着你的美女,但你必须跟我上路! 后来法师说,你不如等着我,我取经回来的时候,你跟我学算了。玄奘法师本想利用唐太宗的旨意,硬收这位尉迟公子为徒,但遭到巧妙的抵抗,公子抛出了如下条件:出家可以,但必须要带上一车美酒、一车美女,外加一车诸子百家之类的书籍。当“三车和尚”成为真正的窥基法师的时候,美女美酒和书籍,都将自然而然的变成应舍之舟。基于此,伟大的玄奘法师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你可以带着你的美女,但你必须跟我上路!
高昌王苦留唐玄奘大师,情谊至深难留西行之心 玄奘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玄奘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75部、1335卷。玄奘的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玄奘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玄奘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唐太宗 ... 是如何忽悠唐僧去西天为他取经的? 《西游记》里,唐太宗高调回归,接下来,自然就是高规格的水陆大会了。唱戏的人,不用说,正是西天取经理论上的男一号,玄奘同志。玄奘的反应,自然是叩头谢恩。“如不弃”,这话很有...伤力。当然,这个效果唐太宗很满意,“喜之不胜”。此时当事人玄奘的心情呢?但玄奘却不知,自己的人生此时已被架在台子上。
玄奘 史书记载,玄奘西行求法,往返十七年,旅程五万里,“所闻所履,百有三十八国”,带回大小乘佛教经律论书共520夹,657部。玄奘被誉为七世纪伟大的国际旅行家、翻译家。1956年,印度在那烂陀寺建造玄奘纪念馆,中国佛教代表团捐资30万元赞助。早期生活玄奘祖籍河南洛州缑氏县,家族本是儒学世家。玄奘提议长捷法师一同前往唐朝首都长安参学,后得知当时名僧多在蜀地,因而又建议同往成都。
大悲禅院_宗教信仰 但由于大悲禅院规模较小,远远适应不了形势发展的需要。大悲禅院现住持是智如法师。大悲院门前数百米之内,是一条繁华的宗教文化市场。天津一份于公元1954年供奉在大悲禅院。弘一法师纪念堂位于大悲禅院内的大悲殿西侧偏室。当代肉身舍利_宗教信仰
玄奘 (饮誉天竺 留芳华夏) [size=19pt]玄奘[size=11pt]高僧大德的故事加入时间:2007-12-2810:44:45点击:447曾经统治古代印度的戒日王向全印度发出敕命,命印度知识界、学术界、思想界、宗教界的一切有识之士,共赴曲女城,参加他亲自举办的无遮大会。这名中国僧人终于被整印度人所接受,成为来自异邦的佛教领袖。玄奘十岁时,父亲病故。他的哥哥长捷法师深知玄奘的远大志向,对他的决定表示赞同。在向法常学法时,玄奘一次向他提出了十个问题。这也并非玄奘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