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琳国师

玉琳国师与顺治皇帝

清朝顺治皇帝有一天特召迎玉琳国师入宫,请示佛法,顺治问道:“楞严经中,有所谓七处征心,问心在那里?现在请问心在七处?不在七处?”玉琳国师“如人梦中醒,梦中之事,是有是无?”他对玉琳国师的恭敬,可想而知。玉琳国师是一位美风仪的高僧,平时喜静,不爱说话,即连皇帝问佛法,他也简明扼要,不愿多言,使人感到禅门一言,不易求也。

玉琳国师的故事 第十节爱情的真义

第十节爱情的真义『你真是好大的架子,见你一面,就比登天还难!』翠红鼓起了小嘴,睹气似的向玉琳看了一眼。这时的玉琳,真是狼狈到万分。年轻的玉琳,起初和他的师兄对于这些本来就有着不同的人生观,他的师兄,凡事我行我素,只要问心无愧,外面的称讥毁誉,一概不放在心上,而玉琳和他的师兄完全不同,他有一颗好胜心、荣誉心,别人所公认为最不屑的事,明知那并不一定是正确的,但他就不敢违反。

玉琳国师的故事 第九节原来还是你!

玉琳第二天早上起来,人虽然是在照往日一样的做着规定共修的早课,但他的心无论如何不能安静下来。诵经的木鱼声,像不休息的江水;佛号的梵音,像那悠扬的音乐;在往日,这些是最易为玉琳所感动的。一阵寒风吹打在玉琳的脸上,玉琳翻起了怀疑的眼睛不懂似的望着玉岚。『你要求这不说话的菩萨指示愚蒙做什么?』『我很希望师兄多多指教!』玉琳懂得了他师兄的话。

玉琳国师的故事 第七节不可小看了他

第七节不可小看了他玉琳自从知道师父把自己当作半个徒弟看待,他的自尊心确实是受了不小的打击。照玉琳的私见看来,以为师父的话不公平,因此,他本可安宁的生活和他本可平静的心怀,又给弄得不安起来了。玉琳过去是从不肯和人去论长较短的,但他又从不肯小看了自己,从不肯有一颗自卑的心。玉岚看着玉琳,只是轻声的傻笑着,好象他是看出了玉琳在想些什么。

玉琳国师的故事 第六节有一个半徒弟

『你又在胡说乱道了,我替你告诉师父!』玉琳知道他的师兄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人,一向就瞧不起他,甚至还非常的厌恶他。玉琳想到这些话,他就认为有这样的一个师兄,真是自己终身的遗憾!『玉琳师!不!相府中的姑爷!你换了这套新的长袍马挂,益发是红光满面了。』管理油盐柴米的一位库头,第一个这样说。『就请玉琳师讲讲王小姐烧香的经过吧!』他们好象非问个水落石出不甘心。

二十四禅图文之端拱无为

清朝顺治皇帝特诏迎玉琳国师入宫,请示佛法。后来顺治皇帝逢人便道:“与玉琳国师一席话,真是相见恨晚。”

虔诚礼拜药师佛,丑陋比丘转世成国师

玉琳国师是明末清初人,曾被封为国师,是顺治皇帝的老师。据记载,玉琳国师的前世也是一位出家人,可是相貌丑到无法形容。后来,到他当玉琳国师这一世时,还是投生为出家人,但不做书记而当了守殿的香灯师。由于前世诵《药师经》、持药师佛圣号和拜药师佛的功德,在这一世感得相貌无比庄严。于是,她的宰相父亲便动员玉琳国师还俗,和小姐成亲。小姐明白了玉琳国师的用意,取消了亲事,后来一直跟随玉琳国师听经闻法。

心在哪里 玉琳国师与顺治皇帝的一段传奇对话

玉琳国师回答道:“觅心了不可得。”玉琳国师“如人梦中醒,梦中之事,是有是无?”后来顺治皇帝逢人便道:“与玉琳国师一席话,真是相见恨晚。”他对玉琳国师的恭敬,可想而知。玉琳国师是一位美风仪的高僧,平时喜静,不爱说话,即连皇帝问佛法,他也简明扼要,不愿多言,使人感到禅门一言,不易求也。

《玉琳国师》的再世情缘

《玉琳国师》再世情缘题记——前世无缘约来生来生相逢难续缘无我大爱似无情轮回痴梦苦无边最近刚看完台湾省电视剧《再世情缘》,星云大师把人间佛教理念,自然融入这段跨越八百年的再世情缘中,主角的爱苦纠缠离合悲欢令我感同身受。这是一个发生在玉琳国师身上的真实爱情故事。一段哀怨的再世情缘,在玉琳国师的智慧引导下,转痴爱为大爱,转凡情为至情,不愧是我辈中人的丈夫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