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琳

玉琳国师的故事 第四节洞房花烛夜

王小姐的病,在知道玉琳允诺了婚姻大事后的没有几天也就好了。玉琳在往宰相府中去的路上,他坐在轿子里,不住的思潮起伏,他念念都记取着师父临别的赠言,「为教争光」,这是多么重大而神圣的荣耀的事!玉琳的理智非常清楚,「为教争光」四个字像一盏明灯似的照着他的心房,所以一切都能照着计划进行。她这时实在需要玉琳给她的温情与安慰。『不!小姐!你站好!』玉琳用手扶着王小姐将要睡倒的身子。

十四.将此一命布施给人

十四.将此一命布施给人玉琳被捕以后,这消息很快的传到醒群的耳中,像晴空的一声霹雳,唬得她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来。她随即取出文房四宝,亲自委婉的写了一封书信着翠红送给本城有名的清廉正直的刘县官,说明玉琳的人格,有如白色的荷莲,他救度众生的悲心时嫌不够,那会有犯...人的行为?可是,玉琳近几个月里,他对于人生已另有一套看法。

八.难道不是韦驮护法?

玉琳从这件棉僧袍上,又想起了半月前吃的那些很名贵的点心,细看那小字条上的笔迹,又是出于一个人的手笔,他左右思索,实在想不出什么人有这么好的心肠,最后,他猜想着:这大概是韦驮菩萨护我的法吧?但韦驮菩萨既然护我的法,为什么他要称我玉琳师父呢?这些秘密,玉琳是从不敢向人道说半言半句的,他只把这些放在心中暗暗的欢喜和怀疑。大概他过去听了不少韦驮菩萨护法的故事,所以现在才有这样想法!

玉琳国师的故事 第六节有一个半徒弟

『你又在胡说乱道了,我替你告诉师父!』玉琳知道他的师兄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人,一向就瞧不起他,甚至还非常的厌恶他。玉琳想到这些话,他就认为有这样的一个师兄,真是自己终身的遗憾!『玉琳师!不!相府中的姑爷!你换了这套新的长袍马挂,益发是红光满面了。』管理油盐柴米的一位库头,第一个这样说。『就请玉琳师讲讲王小姐烧香的经过吧!』他们好象非问个水落石出不甘心。

玉琳国师的故事 第七节不可小看了他

第七节不可小看了他玉琳自从知道师父把自己当作半个徒弟看待,他的自尊心确实是受了不小的打击。照玉琳的私见看来,以为师父的话不公平,因此,他本可安宁的生活和他本可平静的心怀,又给弄得不安起来了。玉琳过去是从不肯和人去论长较短的,但他又从不肯小看了自己,从不肯有一颗自卑的心。玉岚看着玉琳,只是轻声的傻笑着,好象他是看出了玉琳在想些什么。

玉琳国师的故事 第九节原来还是你!

玉琳第二天早上起来,人虽然是在照往日一样的做着规定共修的早课,但他的心无论如何不能安静下来。诵经的木鱼声,像不休息的江水;佛号的梵音,像那悠扬的音乐;在往日,这些是最易为玉琳所感动的。一阵寒风吹打在玉琳的脸上,玉琳翻起了怀疑的眼睛不懂似的望着玉岚。『你要求这不说话的菩萨指示愚蒙做什么?』『我很希望师兄多多指教!』玉琳懂得了他师兄的话。

玉琳国师的故事 第十节爱情的真义

第十节爱情的真义『你真是好大的架子,见你一面,就比登天还难!』翠红鼓起了小嘴,睹气似的向玉琳看了一眼。这时的玉琳,真是狼狈到万分。年轻的玉琳,起初和他的师兄对于这些本来就有着不同的人生观,他的师兄,凡事我行我素,只要问心无愧,外面的称讥毁誉,一概不放在心上,而玉琳和他的师兄完全不同,他有一颗好胜心、荣誉心,别人所公认为最不屑的事,明知那并不一定是正确的,但他就不敢违反。

玉琳国师的故事 第三节只有一个条件

玉琳这时候已经明白是一回什么事。王宰相见了玉琳清秀的面孔,儒雅的风度,心中也想着,男孩子生得这样,难怪女儿给他的美貌迷得神魂颠倒,自己能有了这样一位佳婿,也不算玷辱自己。『玉琳!还是允了吧!宰相的话说得也很对!』玉琳的师父天隐和尚又跟上一句。

玉琳国师:洞房之夜度化娇妻

佛门龙象被逼还俗洞房之夜度化娇妻>编者按:大觉普济能仁通琇国师,明末清初著名高僧。顺治十六年帝选僧千五百名,以玉琳为本师,授菩萨戒,加封“大觉普济能仁国师”,世称玉琳国师。这里摘出《玉琳国师》其中一段情节,虽是文学笔调,但却感人肺腑,情节或有发挥,义理确不可拔。玉琳没有再说什么,就辞别师父出来。玉琳又加重了语气,重说了一次。小姐鼓起了嘴,给玉琳一个娇嗔。玉琳指着穿衣镜。

洞房花烛夜

王小姐的病,在知道玉琳允诺了婚姻大事后的没有几天也就好了。这一对新夫妇拜好堂后,被送进了洞房,一阵热闹以后,宾客也都渐渐的散去。玉琳的理智非常清楚,「为教争光」四个字像一盏明灯似的照着他的心房,所以一切都能照着计划进行。夜,静悄悄的,什么声音也没有,唯有玉琳和王小姐跑香脚步声驱走了这房中沉静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