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文明皇后王元姬逝世 268年4月20日,西晋文明皇后王元姬逝世。三国时期曹魏经学家王朗之孙女、王肃之女,晋文帝司马昭妻子,晋武帝司马炎与齐王司马攸的生母。王元姬出生于书香门第,她的祖父王朗、父亲王肃是三国时期著名的经学家。太和五年,15岁的王元姬嫁给了司马懿的次子司马昭。王元姬对公婆竭尽妇道,谦虚谨慎,自我控制的对待其他人,使得妻妾之间井然有序。
西晋王朝为什么会如此短暂 晋武帝是个好皇帝吗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前有春秋韩魏赵三家分晋,后有三国魏蜀吴三分归晋。司马炎篡位后先后灭蜀吴建立西晋,实现了三国时期之后的短暂大一统。自司马炎灭东吴完成统一,到西晋灭亡,历时仅37年。大一统的西晋王朝是时间短暂的,从265年建立到280年统一全国,再到316年灭国,建国时间51年,统一时间36年。
忠于晋室,大义灭亲:看一代名臣王导如何帮助司马睿存续江山社稷 但就在司马家族的万里江山处于风雨飘摇危如累卵之时,一个家族勇敢的站了出来,在长江南岸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晋室社稷保存了一颗足以燎原的火种,这颗幸运的火种名叫司马睿。而他延续宗庙百余年丰功伟业背后的那个家族,为王氏。今天我们要讲的主人公,名叫王导。△东晋忠贤之臣王导光禄大夫览之孙也,父裁,镇军司马--《晋书·王导传》世家大族的家庭氛围从小就对王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司马师与司马昭的关系究竟怎样?很多人没看明白 两马在世「”兄友弟恭”,兄终弟及奠定晋朝。魏武帝曹操大限将至时,梦到了「”三马同槽”,未解其意。四朝元老司马懿,和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应验了曹操的这次「”三马同槽”。司马懿和蜀国对抗的几十年中,都有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跟随着。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也有两个儿子的身影。那么,司马师和司马昭这两马的关系怎么样?下面根据《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相关内容,结合自己的见解,简要分
"八王之乱"中的抢戏军阀 "八王之乱",是西晋时期发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从某种意义上说,让"八王之乱"这把火烧的更旺,让整个西晋王朝的局势完全失控的那个人,并不是"八王"里的任何一个王,而是这个叫张方的小人物。公元301年,河间王司马颙开始参与"八王之乱",张方成了他手下最锋利的一把尖刀,可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司马颙很快就被司马越击败,司马越成了"八王之乱"的最后赢家。
「 ”傻皇帝”晋惠帝,是真的智障吗?这三个细节揭开背后真相 公元306年12月,东海王司马越觉得大傻哥儿惠帝没什么利用价值了,便派人于饼中置药,毒死了老傻哥儿,时年四十八。晋惠帝画像终于有这么一天,肚子巨痛,四体抽搐,老哥儿扑腾一阵,终于可以长睡过去,永远再不会有兵士冷冷的大手于凄冷的夜晚把他从热被窝里拽出来了。
「 ”八王之乱”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它是最恐怖的权力之争 但分封制大大削弱了中央集权,不甘心安于一隅的实力强大的诸侯国,成为另一种风险因素。而司马炎在继承人选择问题上的失误直接催化了诸侯纷争的风险,酿成了后来的八王之乱。太子司马衷继位,贾南风成为皇后。贾南风攫取政权,引发八王之乱晋武帝临终前,将杨皇后的叔父杨骏封为太尉,总揽天下兵权,主持国政。公元291年3月,楚王司马玮率兵进入洛阳,由此,八王之乱拉开了序幕。
神秘的回光返照:武帝去世前突然清醒,「 ”异常”行为吓坏老丈人 晋武帝病危弥留之际,未及提名顾命大臣。加上勋旧重臣病死的病死,退休的退休,在禁宫内侍疾的,只有杨皇后的父亲侍中杨骏。趁此机会,杨骏大过了一把皇帝瘾。反正玉玺在自己手中,他在委任状随便填上自己亲信的名字,加印后即为法令行之。同时,内宫侍卫,也都换成他所信任亲近之人,亲王大臣皆不能进宫问候探视皇帝病情。
从一代贤王司马攸两次夺嫡失败经过,探寻西晋初年大政崩坏的原因 一、司马炎与司马攸:非常「”亲”兄弟西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炎与齐王司马攸,可能是历史上最特殊的一对「”亲”兄弟。司马炎和司马攸,本是司马昭的嫡长子和嫡次子,他们的母亲是司马昭正室王元姬。司马攸自幼聪慧,深受祖父司马懿的喜爱。由于亲大伯司马师无子,在祖父司马懿的主持下,司马攸被过继给了司马师。所以,血缘上,司马炎和司马攸是亲兄弟。而在宗法上,二人是堂兄弟。司马家的霸业,始于司马懿于嘉平元年(249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