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旦

不请托关说、不受馈赠的王旦和公孙仪

韩公知道后,便说:岳父对我真是厚爱…。后来韩公果然平步青云,官居中书省、枢密院要职。春秋时,公孙仪为鲁国宰相,十分喜爱吃鱼。当时鲁国的官员争相送鱼给他,惟公孙仪始没有接受,并说:正因为我爱吃鱼,才不能收别人的鱼;如果一旦接受,将受制于人,久而久之,则必因违法乱纪而丧失官位,到时连自己买鱼来吃都有问题…。

晚节不保的王旦 王旦是个怎么样的人

晚节不保的王旦正因为王旦的私德太好了,皇帝有时候也“怕”他,甚至有次送了一坛子珠宝贿赂他。>晚年,出于对于王旦的嘉奖也或者是考验,真宗戏谑了王旦一把。给王旦送了两个小妾。但就是这可爱的好色,才让王旦像个人,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尊不苟言笑的雕像。但宋真宗让人以低于市价的价格卖给王旦一些,这是皇恩,王旦只能勉强接受。>王旦是个怎么样的人>王祐:此儿当至公相。

王旦的后人 王旦后代 王旦与寇准

王旦的后人王旦后代>长子王雍,官至国子博士。>王旦与寇准>当王旦任宰相时,寇准屡次在皇上面前说王旦的短处,然而王旦却极力称赞寇准的长处。真宗由此更赏识王旦。其后皇上果然授予寇准节度使同平章事。皇上便将王旦一再推荐之事告知,寇准非常惭愧感叹,自觉德量远不及王旦。皇帝发怒,对王旦说:“寇准办事按皇帝的规格,可以这样吗?”王旦慢慢地回答说:“寇准确实有德有才能,不过有时他显得无知,拿他也真没办法!”

中国历史上最会做秀的十个国君:“十全老人”乾隆、蜀汉皇帝刘备尽皆上榜!

个人觉得历史上的所谓兵不厌诈、政治谋略不能一概叫做“做秀”。做秀更多的是一种习惯、爱好或者生活态度。这里选择10个历史上最回做秀的国君,因为他们做秀没有约束,而且最有本钱。一是一生写了大概10万首的“诗”,可称世界第一。为了炫耀中国的富庶,召集各国蛮夷来狂欢,排场惊人,而且下馆子不要钱,够大方的。并“哀叹良久”。

公元1015年 宋代开始恩荫制度

大中祥符八年(1015)正月,宋真宗赵恒定承天节(真宗生日)、南郊奏荫子弟恩例。宋代恩荫之滥自此始。宋代恩荫名目繁多,如官员每逢承天节时奏荐亲属补官的圣节荫补。此外,有中高级官员每逢郊祀、明堂大礼的奏荐亲属补官的大礼荫补;有中高级官员退休时奏荐子孙弟侄补官的致仕荫补,有...

北宋名相王旦巧拒契丹勒索

 北宋名相王旦巧拒契丹勒索  契丹奏请岁给外别假钱币……帝曰:“何以答之?”(王)旦曰:“止当以微物而轻之。”乃以岁给三十万物内各借三万,仍谕次年额内除之。契丹得之,大惭。次年,复下有...

圣相李沆的睿智预言

  李沆(947年—1004年),字太初,河北邯郸人。李沆辅佐国君,特别注意帮助国君戒除骄奢之心,在后世有「圣相」的美誉,是宋朝的一代柱石。  以忧劳勤苦警戒安逸之心  宋真宗(997年—1022年在位)时期,曾任命李沆为宰相、王旦为副宰相。当时由于西北正在打仗,众臣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