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娘娘

巫山神女瑶姬的故事

王母娘娘将这个小女儿视为掌上明珠,十分疼爱,唯一让她这个做母亲的不放心的,就是瑶姬多思好动的性格。一提起瑶姬不大听话的事,王母娘娘就唉声叹气的。如今经自己的大女儿一提醒,王母娘娘恍然悟到,瑶姬已经长大,又如此思恋凡间,想必是到了婚嫁的时候。瑶姬决定为民除害。看到这些又有四个仙女不再劝瑶姬返回天庭了。看到这一幕,仙女们都理解了瑶姬留在这里的行为。

西王母和蟠桃仙子的故事

据说,西王母一共有四位贴身的侍女,分别是王子登、郭密香、纪维容和董双成,而蟠桃园的看管者,就是这位董双成。传言她是西王母的心腹,在这四人中地位最高。其实单从董双成一直以来都看管着西王母珍视的蟠桃园一事,就足以证明她的地位不同于一般仙女了。所以,她也被称为西王母的蟠桃仙子。西王母对董双成放心之后,就让她重点照看蟠桃园了。每年的瑶池盛会,那么多被西王母赐下去的蟠桃,都是经过董双成的纤纤玉手挑选出来的。

瑶姬仙子

传说,西天王母生了二十三个女儿,其中最小的女儿名为叫瑶姬,她是最二十三个里最美丽和最聪明的一个,因此深得父王母后及众仙们的喜爱。瑶姬学成仙术,被王母娘娘封为云华上宫夫人,主管教导金童玉女的事情,并有一群侍女和六位侍臣伴在身旁。瑶姬不但把仙术全数授予金童玉女和众侍臣,更经常与他们出外游玩。

东方朔偷桃的神话典故

东方朔是汉武帝的近臣。《东方朔偷桃》是张大千的画作,属于中国古画,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中。汉武帝非常惊讶,这才知道东方朔不是一般的世间之人。据传说,东方朔也是一位神仙。西王母种的桃树三千年结一次果,东方朔一而再、再而三地溜进桃园,偷吃仙桃。后来,“东方朔偷桃”这一典故,用来形容仙家之事;也用以咏桃。

三帝下凡的传说

据传,榆罔到了陈丘发展农耕,种植五谷,采集草药,为百姓治病,受到部落爱戴,接替了炎帝职务,成为神农部落的第八代首领。东方岁星见火星、轩辕星都先后下凡,到人间做了天子,当上酋长,万人敬仰,四方朝贺;而自己却在天庭做玉帝的把门将军,心中实在不是滋味,因此,轩辕星君下凡人间不久,他就将镇守东方的差事交给手下一个叫句芒的小神守着,化做一条苍龙,由青云环绕,嚓地降落在东方的济水一带。

西王母,月精嫦娥

西王母原来住在西方玉山的山顶洞穴里,有三只红脑袋、黑眼睛的青鸟轮番外出给她寻找食物,她长着老虎的牙齿、豹子的尾巴,披头散发,却佩戴玉簪,每当晨昏,踞于山头狂嘶猛吼。黄帝退隐九重天外,西王母便迁居昆仑山,那时的她已化身为雍容华贵、仪态端庄的贵夫人。羿如愿以偿,欢喜无限,回来与嫦娥约定,在结婚周年的日子共享灵药。奇迹果真发生了,嫦娥渐觉身子失重,双脚离地,不由自主地飘出窗户,像氢气球一般冉冉飘升。

天门石

相传女娲炼石补天的时候,有一块石头从炉里滚出来,落到了峨眉山上。这块石头又高又大,直通玉皇大帝的南天门。也就是说,有了这块天门石,天宫里的那些仙女仙童要到人间来可就便当多了,只要顺着这块石头向下走,不一会儿就到了峨眉山脚下。从此,天门石就分开成了两块,高高地屹立在了峨眉山上。

穆天子传

《穆天子传》所提供的材料,除去神话传说和夸张的成分,有助于了解古代各族分布、迁徙的历史和他们之间的友好交往,及先秦时期中西交通径路以及文化交流的情况。清檀萃有《穆天子传注疏》。后有丁谦《穆天子传地理考证》、顾实《穆天子传西征进疏》等作品。

道教:东王公_宗教信仰

与西王母共为道教尊神的东王公,又称“木公”,“东华帝君”。对于东王公的来历有诸多记载,《枕中书》称他为元始天尊与太元圣母所生。道教创立后,将东王公纳入神系,称其主阳和之气,理于东方,亦号王公焉。时人皆不知道,只有子房往而视之,并说:“此东王公之童也。”

神话故事人物之:西圣王母

西王母是西华至妙之气化生而成,与东王公分掌天下三界十方之男女仙籍,配位西方,其神格仅次于三清,十分崇高。亦称为金母、瑶池金母、瑶池圣母、西王母。西王母是汇集西华奇妙真气,降诞于神州伊川的道教崇高女神,先居西方,德配坤元,主掌阴灵真气,是洞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