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营孤军阻挡日军三天 发起最后冲锋 绝不放弃华夏一寸土 1941年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日军为了配合其陆上部队作战,集中舰船40余艘,汽艇400多只,并强征了上千支中国渔船从水路进攻。8月14日,日军先以部分军舰从君山出发,佯攻常德。18日,在一艘军舰的配合下,50多艘汽艇沿着湘江进入洞庭湖,目标直指青山。这时候驻守青山的是中国军队99军197师590团1营,营长为刘虞卿。
他是东汉最后一位战神级名将,百战百胜,可惜结局很惨,死于党争 曹操有一个谋士叫贾诩,此人号称三国第一毒士。关于他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他年轻的时候,被举孝廉当上一个官,估计是嫌官太小,他就找了一个借口辞官回乡了。回乡的途中,刚好遇到叛乱的氐人,包括贾诩在内的数十人被抓获。就在贾诩眼看自己要被处死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话,结果这些氐人不敢轻举妄动。
一个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的风华绝代女子,她的传奇人生应为人所知 今天我说的这个风华绝代的女子,美貌智慧、带兵作战,文攻武略可以说赶超前面所提的人。如果历史会说话,那么妇好会早早的以独特鲜明的形象出现在世人眼里,成为史学家、文人墨客追捧颂扬的人物。但这个风华绝代的女子却在三千年后,以另一种方式展露芳姿,引发考古学者和史学者、殷商文化爱好者的追寻探究,努力剥去她身上的一层层神秘面纱。
先下手为强发明者:重塑华夏的第二位救世主,真正的圣人天可汗 估计很多人对于杨坚的认知都停留在隋炀(明)帝杨广的父亲,隋朝的开拓者等等之类的普通角色上,但真正历史上的杨坚可是一位伟大的帝王,称他为我们的救世主也毫不为过,而天可汗这个名称,在更早前还有一个更霸气的名字——圣人天可汗!他女儿是皇后,四分之一而已。同时分化突厥,扶弱压强,让突厥分化为东西两个部落,东突厥后来为杨坚献上"圣人天可汗"的桂冠,代表着这个昔日的强敌彻彻底底的认输了。
商朝都城遇到下雨就被淹没,盘庚帝想要迁都,大臣们强烈反对 商朝的君王传位制度,是先兄弟后儿子的,所以对王位流口水的人相当多。从商汤迁都南亳之后的300年,商朝的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阳甲帝去世以后,他的弟弟盘庚继位,他是商朝的第20代君王。晏都地势低洼,每到雨季这里就被水淹了,常常使得交通中断,和外界联络非常不方便,盘庚是一个有作为能干的君主,他决心要整顿朝政复兴国家。盘庚一看就喜欢了,马上发布了迁都令。
伊尹、百里奚两位丞相的自荐之法,作为陪嫁之奴见贤主 相传伊尹生于伊水边,成年后流落到有莘氏,以耕地为生,地位虽卑,却心忧天下,有推翻夏朝的理想。有莘氏的国君贤能,伊尹用他精湛的厨艺引起了国君主意,被提拔为厨师长。厨神伊尹商汤娶有莘氏之女为妃,伊尹自愿作陪嫁缕臣,随同到商。伊尹背负鼎俎为汤烹炊,以烹调、五味为引子,分析天下大势与为政之道,劝汤承担灭夏大任。商汤由此方知伊尹有经天纬地之才,便免其奴隶身份,命为右相,成为最高执政大臣。
大发现!商朝甲骨文记载的上甲微到祖乙世系,不同于《史记》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商代是世界历史学界公认的我国第一个王朝。大约公元前1600年前,商国首领天乙汤,在战胜韦、顾、昆吾等国后,把矛头指向大夏国。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商建国之前的商公世系了。关于商朝的事迹,史料记载可靠的,首推《史记殷本纪》。在早于《史记》的战国史书《竹书纪年》里,商朝被称为商,而《史记》则称为殷。商朝到底是叫做殷还是商,历来存在争议。
殷商君王录:第二代君王外丙,三年哀王伊尹摄政 外丙,商朝第二任君主,子姓,名胜,汤之子,太丁之弟,太丁早死,公元前1587年继位,伊尹摄政。即位三年逝世,由弟弟仲壬即位,谥号哀王。据史记所记载,他是成汤之子,太丁之弟,在位三年,是商朝第二位君王;而根据对甲骨文的考证,他是商朝第三位君王。
西方为什么否认我们的夏朝?日本率先认同,看看夏朝为什么存在 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已经有了5000千年的历史。可是近些年来,有不少西方学者开始质疑我们中华5000年的历史,其中最主要的是不认同我们的夏朝!要知道,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朝代,拥有400多年的历史,也是氏族部落向奴隶制国家的转变,其中的大禹治水、夏启建国、夏桀亡国的故事流传至今!
古代若想夺得天下,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不是军队、也不是人才 《孟子·离娄上》「”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夏朝是奴隶制王朝,主要的社会矛盾体现在奴隶与奴隶主之间,而夏朝的奴隶主要来源于战场所获的俘虏。在某些部落被夏朝讨伐后,其组织形式依然会被保留,但是,其成员整体会沦落为奴隶。比如:夏启在讨伐扈氏一族后,将其族人罚作「”牧竖”,说到底就是:放牧的奴隶。夏朝贵族拥有大量的田地和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