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

简析宋代文人画家的心理表现

简析宋代文人画家的心理表现在我国绘画史的研究中,宋代绘画存在着两种比较突出的形态:一种以赵诘为首的院体画,推崇形神兼备;另一种以苏轼为代表的士大夫文人画,兴起了“墨戏”的画风。正因为这样,与前代不同,宋代文人画的创作题材尤其偏重墨竹、墨梅、山水、树石及花卉,画家十分追求主观情趣的心理表现。换言之,文人画家的艺术作品其实是他们深层次心理特征的反映。

评析当前中国画界对中国画发展的三种认识

评析当前中国画界对中国画发展的三种认识中国画的发展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画艺术无论从形式、技法、艺术表现等方面,以多数中国画家的看法而论,早已经集之大成,很难再有发展的余地。当今中国画艺术是否走上穷途末路,或者认为中国画已经死亡。从中国画发展到今天出现的现状来看,持这种看法不能说没有道理。然而从对于中国画的再向前发展而论,单凭守

收藏的等级价格

收藏的等级价格书画家的等级反映作品的档次,作品档次与作品价格有着直接的关系。一般进人拍卖市场的都是一、二、三级书画家的作品,因其等级不同,价格相差甚远。因为决定作品价格的因素有多种,书画家的级别只是一个前提,还有三个制约价格的直接因素,那就是题材、画幅、品位。所以衡量书画家作品的价值,不能单以等级而论。二级画家、三级画家的作品,以此类可找出不同的价格规律。

金钱在“ ... ”艺术么?

应该不外乎有二:一是为事业之“功名”,再是无利亦无功的“为艺术而艺术”。新中国成立后,艺术品被长期纳入意识形态,加剧了绘画对政治体制的依附性。与数年前聚居在“圆明园画家村”简陋平房中的窘境相比,今天众多艺术家进驻798的宽敞工作室,无疑显示着成功艺术家从艺术市场既得的利益。虽然无论是处于学术边缘的“前卫”画家,还是处于正统地位的学院

萧疏淡雅中的“有我之境”

以元四家为代表的元代画家的作品,不论是整体性,还是局部性,繁复性还是精细性来说但就整个元代山水画的美学特征、意境的追求和艺术思想来看则都是一致的,他们都是追求笔墨,讲究意趣,抒发画家主观意兴心绪,描画出一种萧疏淡雅的“有我之境”。

山水画意境浅说

山水画意境浅说山水画意境与时代生活、自然山川形貌和画家思想感情的个性特征是不可分割的。因此,良好的素质修养,是山水画意境营造的基础。山水画审美意境的具体呈现有一些共同特点,主要表现在作品的形式上,而作品的形式基本上是由构图与笔墨两种形式因素构成的。山水画的“意境”经常表现在“欲露故藏”。

从宋代院体花鸟画看传统中国画的写实【二】

从宋代院体花鸟画看传统中国画的写实二、写实与传神《宣和画谱》云:“若乃犬羊猫狸,又其近人之物最为难工。”宋代院体花鸟画在总体上表现出宫廷流行的安祥闲适的情调,兴起太平祥和之意。就宋代皇帝的艺术趣味以及宋代院体花鸟画的成就来看,其表现出很高的水准,徽宗皇帝以及《宣和画谱》便是代表。

宋代之前的团扇绘画

宋代之前的团扇绘画我国扇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据《古今注》记载:舜为广开言路而仿照黄帝...了“五明扇”,殷周之际用野鸡的尾羽制成了“羽扇”。宋代以前的画扇活动基本上指的都是团扇绘画,因为折扇是在南宋时期有一定规模、明代才盛行的,使用折扇的上限不会超过北宋,所以北宋以前的文献中关于画扇的记载应该都是指的团扇。

山水画创作散谈

山水画创作散谈我们谈山水画创作,并非是简单地谈论如何画一幅山水画那样简单的问题。山水画创作犹如一套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艺术创作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切入,在艺术神奇的殿堂游弋,亲身体验,感受这魔幻的魅力。中国画创作的规律是什么?石涛有“无法而法,乃为至法”之说,这一精辟论述一语道破山水画创作的“天机”。石涛是我真正的老师,他教会我如何进行山水画创作。

浅论中国山水画色彩观【二】

浅论中国山水画色彩观三、中国山水画色彩的现代性有句老话说“艺术当随时代,是生活的反映”。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山水画的格局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与之同时中国山水画色彩的现代性发展也被摆到了桌面上。黑与白构成了中国山水画的色彩基调与骨架。因此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另外一条发展中国山水画色彩的道路。中国山水画可以接受西方绘画色彩,但并不意味着抛弃中国传统的色彩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