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

[网上展馆] 清风画韵--明清扇面赏析

[网上展馆]清风画韵--明清扇面赏析明陈洪绶花卉草丛扇面高16.6厘米横52.7厘米明文徵明兰花图纵17厘米,横50.9厘米。明清两代,折扇的广泛运用、帝王对扇面的钟爱、文人雅士的乐于赏玩等诸多因素促使了扇面艺术得到繁荣与发展。无论是国库庋藏还是私家收藏,存世的扇画作品也以折扇和团扇为主,这些扇面艺术贯穿了整个明清绘画史,为研究明清绘画的时代风格及书画家的个人风格提供了极其珍贵的信息资料。

[名家名品] 李可染及其牧牛图

[名家名品]李可染及其牧牛图近现代李可染童子牧牛图纵60厘米,横37厘米。在李可染的众多作品中,那些饶有田园诗味的牧牛图,尤其深受人们的喜爱。李可染的牧牛图凝聚了他半个世纪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李可染画牧牛图始于1940年。1942年秋,李可染的牧牛图首次在重庆举办的当代画家联展中亮相,观者好评如潮。李可染一生所作牧牛图无法统计,它们以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成为20世纪中国画坛的一大奇观。

画家作品价格怎么定?

艺术品投资人或者艺术品中间商在跟画家谈判的时候,首先要知道对方的价格逻辑是怎么来的。画家给出的心理价格很多时候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过世画家的作品不可能再增加,因此作品筹码的锁定性很好,市场逻辑就是“物以稀为贵”。学术、社会、市场:艺术品价格确定的三方博弈市场是怎么理解艺术品价值的?在世画家作品的市场存量不定,筹码锁定性低,价值认定模糊。

[专家点评] 芦花寒燕图

[专家点评]芦花寒燕图细部题跋元代江南的嘉兴城里,有两位画家比门而居。这一位画家就是被后人誉为元四家之一的吴镇。吴镇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梅沙弥等。此《渔父图》,是一件淡逸悠远、清光宜人的江南风景画,图中山势平缓,水边蒲草萋萋,一叶扁舟出没于水波涟漪中,似可感受到水上的清风拂过。《渔父图》自题诗一则:“点点清山照水光,飞飞寒雁背人忙。冲小浦,转横塘,芦花两岸一朝霜。”

[专家点评] 郭味蕖 潺潺

[专家点评]郭味蕖潺潺一件好的绘画作品,除了技巧以外,还须表现出时代特征和面貌,比如生活在今天的画家,画出的画却是十八、十九世纪的气息,不管怎么说,总归是有某种程度的失败。读郭味蕖先生的画,你能体会什么是时代精神和面貌,这归功于他的作品多从写生中来,生活气息很浓,尽管他已去世多年,尽管他的许多作品画于六十年代。郭味蕖在他的作品中尝试将山水与花卉相结合,取得了融为一体、相得益彰的效果。

[专家点评] 清石涛 梅竹双清图

[专家点评]清石涛梅竹双清图清石涛梅竹双清图(题跋)“梅竹双清图”纸本水墨,纵53.4厘米,横23.7厘米,藏辽宁省博物馆。石涛的花卉画正是如此。石涛本姓朱,名若极,出家为僧后名元济、或作原济,号石涛、苦瓜和尚、大涤子、瞎尊者等。

[专家点评] 近现代陆俨少 云山图

[专家点评]近现代陆俨少云山图曾有人评论陆俨少是当代最后一个文人画家,这主要基于陆俨少传统功力的深厚而发的。陆俨少不仅传统扎实,他还创造了“勾云”、“留白”、“黑块”法,这就成了在传统基础上有发展的画家,试问古今画家能有几人?而陆俨少的题跋文字、书法双美,题在画上,形成一个整体,可谓完璧。

[专家点评] 近现代石鲁 华岳雄秀

[专家点评]近现代石鲁华岳雄秀前不久在杭州西湖美术馆看了石鲁的一个画展,其中不少作品是未完成稿和小稿,因这些稿子带有探索的意味,有的还不十分成熟,但有的却十分精彩。有些画家在石鲁作品的某些方面学习、发展,也成了名家。由此我们更可知石鲁的绘画是一座丰富宝藏,可供有心人挖掘、利用。石鲁的画也有两极,其精品极精,而随意应付之作似太随意。“华岳雄秀”是件精品,无论是从笔墨及构图、气势上讲都是如此。

潘天寿的书法艺术

令人欣慰的是现在随着对潘天寿先生研究的深入,他的书法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确实,骨力是潘天寿先生艺术中最典型的本质与灵魂。潘天寿先生作为一位杰出的画家,对书法作品的视觉及形式的重视自是顺理成章的事。关于形式美,我们不妨结合潘天寿先生的题跋艺术一同来探讨。

“大石斋”里一“药翁”

“大石斋”里一“药翁”唐云生于杭州市一条名叫忠肃古里的街旁一座普通院落里。因他生于农历七月初六,即俗称“七巧节”的前一天,所取奶名叫“阿巧”。关于“大石斋”,有一种说法是唐云在抗战时期,举家迁居浙江富阳的岳家,住在大石山,他有诗写到:“乱点墨浓江上树,轻描淡写水中山。富春南岸三年住,积想无端下笔顽。”唐云署名,常用“老药”、“药翁”,有人说是因为唐云早些年常生病,取“药罐头”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