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户

【里吏】的意思是什么?【里吏】是什么意思?

★「里吏」在《汉语大词典》第14335页第10卷368里吏lǐlì指里长。《史记张耳陈余列传》:「里吏尝有过笞陈余。」《晋书职官志》:「县率百户置里吏一人,其土广人稀,听随宜置里吏,限不得减五十户。」参见「里长」。

明清的卫所制度是怎么一回事?

设立及军户制度元朝户部尚书张昶最早提出卫所。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在全国的各军事要地,设立军卫。一卫有军队五千六百人,其下依序有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及小旗等单位,各卫所都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亦隶属于兵部,有事调发从征,无事则还归卫所。此法的实行,须有一套能保障军队数...

令人啼笑皆非又毛骨悚然的军中官吏害军害民之事

中央与地方的官吏不好,常常会扰民害民,那么大明军队里的军官们是否也有这种违法犯罪行为?但大明军中的军官似乎对士兵们所有的财物或其经手的东西都感兴趣,茜草、钉子、米谷……但如些事实都有力地证明了,卫所制下兵士们的命运是何等之悲惨,军官坏蛋们是何等之可恶!>>俗话说得好:人生最大的仇与恨莫过于杀父之仇与夺妻之恨,而大明军中官吏偏偏在这等本不该为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却“有为”了,于是悲剧一一上演。

[专家点评] 明 “鳌山卫后千户所百户印”印

[专家点评]明“鳌山卫后千户所百户印”印明“鳌山卫后千户所百户印”印,印面7.1×7.1厘米,通高8.8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馆。印台有楷书刻款“鳌山卫后千户所百户印。礼部造。洪武三十一年五月日。鳌字五十一号”。明代实行卫所兵制,卫下设千户所,千户所之下设百户所,以百户为长官,统兵112人,分为二总旗,十小旗。明代官印多为椭圆柄钮,体长,下宽而上敛。鳌山卫为洪武二十一年设立,治所在今山东省即墨市东鳌山卫。

明朝锦衣卫中,千户、百户、总旗分别是多大的官职?

锦衣卫是明朝的一个特殊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正式设立锦衣卫。虽然朱元璋一度废除了锦衣卫,但是,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又恢复了锦衣卫这一机构。因此,在明朝200多年历史中,锦衣卫自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此基础上,现在也有了《锦衣卫》、《绣春刀》以明朝锦衣卫作为描述对象的影视剧,并且吸引了广大观众的关注。不过,在《绣春刀》中,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