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崔浩简介 北魏历史上的重臣崔浩怎么死的? >崔浩曾仕道武、明元、太武三帝,官高至司徒,是太武帝最重要的谋臣之一,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做出了贡献。崔浩屡次力排众议,根据星象和人事判断时机,使太武帝得以依次成功击灭胡夏、灭北凉并出击柔然,这些军事行动使北魏得以解除来自北方和西北方的威胁。尤其是北凉的灭亡,使北魏打开了通往西域的商道。北魏太武帝下令关闭长安沙门,焚烧寺院,捣毁佛像,史称「三武之祸」。
盖吴简介 北魏关中人民起义首领天台王盖吴生平 盖吴关中农民军首领。太平真君六年,盖吴在杏城,建百官,自称天台王,响应之人达十余万。盖吴再次于杏城,自称秦地王,不久在战斗中被杀,起事失败。北魏太武帝以6万骑兵分别讨伐两支起义军。盖吴自称天台王,署置百官。五月,盖吴收兵复据杏城,改称秦地王,声势复振。六月,魏太武帝集中数州兵力,并作周密部署,于八月向义军进攻。
北魏第一军事谋略家崔浩简介 崔浩是怎么死的 后人称颂为「南北朝第一流军事谋略家」。>崔浩曾仕道武、明元、太武三帝,官高至司徒,是太武帝最重要的谋臣之一,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做出了贡献。崔浩屡次力排众议,根据星象和人事判断时机,使太武帝得以依次成功击灭胡夏、灭北凉并出击柔然,这些军事行动使北魏得以解除来自北方和西北方的威胁。尤其是北凉的灭亡,使北魏打开了通往西域的商道。北魏太武帝下令关闭长安沙门,焚烧寺院,捣毁佛像,史称「三武之祸」。
拓跋焘:前半生战功赫赫,后半生暴虐成性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新知小编带来的魏帝拓跋焘一人两幅面孔,前半生战功赫赫,后半生暴虐成性。拓跋焘先后消灭了好几个对北魏有威胁的国家。太武帝随后将各个叛变的队伍铲除。但是拓跋焘在镇压过程中使用的手段过于残暴,甚至还牵累了很多无辜的百姓。拓跋焘的残忍渐渐的开始显现,而对于崔浩的处置彻底暴露了他的另一面。拓跋焘在近臣宗爱的暗示下,逼死了自己的长子拓跋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