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新石器时代 中国的新石器时代 河北徐水南庄头、江西万年仙人洞等遗址的发现说明,中国在距今一万年前就已经进入了新石器时代。那时制作的石器以磨制为其特点。在石器上钻孔则是为了使石器与木质柄的结合更加牢固。这时农业出现了,人们过上了定居的生活,用陶土制作用具,并且已会饲养家畜。考古学家...
[专家点评] 新石器 马家窑文化彩绘双系陶壶 器身为夹砂红陶,口沿与腹部以红白双色彩绘几何图像,纹饰连续、清晰,虽有氧化但保存完好未有褪落,为马家窑文化之中的马厂类型彩绘陶器。马家窑文化陶器是仰韶文化的一个地方分支,主要分布在甘肃省,民间俗称其为“黄河彩陶”,上下延续千年左右,又可细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小坪子、半山、马厂五种类型,陶器多为夹砂红陶或夹砂灰陶,以黑彩绘画为主要装饰,喜用水波纹、几何图型,器身饱满,韵味无穷。
[专家点评] 新石器时代 凸缘六边器 [专家点评]新石器时代凸缘六边器此件为新石器时代凸缘六边器,孔径6.7厘米,高3.5厘米。迄今为止,在同时期遗址或墓葬中均未见过这类器物,为首次发现,总的特点接近琮和凸缘环的结合体。该器物也是具有较高身份的人才可能随葬的器类,应该属于礼器的范畴。
[专家点评] 新石器时代 彩绘双耳壶 [专家点评]新石器时代彩绘双耳壶新石器时代彩绘双耳壶(另面)新石器时代彩绘双耳壶(另面)新石器时代彩绘双耳壶(另面)新石器时代彩绘双耳壶(口沿)新石器时代彩绘双耳壶(底部)这件新石器时代彩绘双耳壶,高14.3厘米,口径10厘米。直口,鼓腹,平底,双侧有系,胎体薄,胎质细腻坚至,腹外部彩绘,彩已氧化失色。2003年甘肃高速公路工地出土。
[专家点评] 新石器时代 十节玉琮 [专家点评]新石器时代十节玉琮这件新石器时代十节玉琮高22.2厘米,宽6.9——6.3厘米。青玉,质地温润,半透明。该玉琮为长方柱体,外方内圆,上大下小,中间贯穿一孔,上下均出射。全器分为十节,每节雕刻有简化人面纹,由阴刻细密平行线纹的长方形横棱表示羽冠,用管钻琢出一大一小的两个圆圈,分别表示眼睛和眼珠。长方形的短横档上有形似卷云形的几何形图案,表示嘴。该器器表打磨平滑光润,器物...十分规整,整器内外抛光。
[专家点评] 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勾云纹佩 [专家点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勾云纹佩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勾云纹佩(另面)这件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勾云纹佩饰横长22.5厘米,厚0.5厘米,宽11.5厘米。淡绿色,体扁,长方形,中心透雕卷云形孔,四角外凸为脊,呈不规则弯弧形。正面琢磨出浅圆凹槽,背面平滑,钻四孔,可穿系佩戴。通体琢磨光滑,形制古朴典雅。1979年辽宁凌源墓葬出土。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网上展馆] 新石器时代的玉器文化 新石器时代青玉环外直径5.1厘米,内直径2厘米。迄今所知,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可定名为某一文化者,已有数十个,但发现有玉器遗存者,只有十余个。至新石器时代早期,有的文化已开始用玉作器,并过渡到玉、石分开的阶段。上述情况,一直延续至新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的玉仪仗器多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所见均为龙山文化和良诸文化遗物。笔者认为它仿自水涡或旋风,是一种礼水或风神用器新石器时代玉器品种除了上述四大
石器时代:人类历史的第一个99% 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长的时期,从260万年前持续到约5000年前.它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不为人所知的时期.与过去5000年相比,生活在这一时期的人们的日常生活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但确实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为这些变化使人类变成了今天的样子.,石器时代最早是在19世纪由基督教的JurgensenThomsen定义为人类历史的最早时期.汤姆森认为石器时代是大多数技术和工具都是由石头制成的时代.石器时代是将人
中国的旧石器时代 中国的旧石器时代 人类是怎么出现的?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科学尚不发达的时候,人们是无法回答这个问题的。中国古代的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抟土为人以及西方的亚当、夏娃故事,都是在特定条件下试图回答这个问题而产生的。到了十九世纪,进化论出现,指出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其出现的...
论中华文明起源及其早期发展的基本特点 论中华文明起源及其早期发展的基本特点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又因其文明自起源发展至今,传统从未被割断而备受世人推崇与关注。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历来有种种猜想与说法。最近几十年,其中尤其是最近30余年,中国古人类学和中国旧、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现与研究成果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