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师

放弃争执,一切随它去

二人正面面相觑,日照禅师又喃喃地说了一句:“一切随它去吧!”两名侍者为了名称的不同纷争不已,到最后还要请老师来判决。本来,香樟也好,牛樟也好,树都有个名字,但是一计较、一争执,这棵本来很平静的树就不免暗暗叫苦——为了它,世间有了...。无聊的争执只会扰乱世界,人要放弃固执,不如跟随日照禅师的一句话:“一切随它去吧!”

洗面革心

良宽禅师,毕生修行参禅,从未稍懈一天,当他老年时候,从家乡传来一个消息,说他的外甥,不务正业,赌吃玩乐,快要倾家荡产,家乡父老,希望这位禅师舅舅,能大发慈悲,救救外甥,劝他回头是岸,重新做人。。良宽禅师终于为乡情所感,就不辞辛苦,走了三天的路程,回到童年的家乡。良宽禅师终于和多年没见过的外甥见面了。

惜福的故事

阳光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悟溪禅师的身影也倒影在水中。>(三)宋朝尚书丰稷ji4常对人说:“我小的时候曾经拜见过雪窦禅师,禅师常常劝导大家惜福,并说:‘寿命的长短是没有一定的,一旦福报享尽了,死期也就到了。’我一生都遵守这个训示,所以不浪费任何东西。”

凡事求诸己

信者立刻走出檐下,站在雨中,说道:“现在我也在雨中,该度我了吧!”自己有伞,就可以不被雨淋,自己有真如佛性,应该不被魔迷。雨天不带伞想别人助我,平时不找到真如自性,想别人度我。自家宝藏不用,专想别人的,岂能称心满意?自伞自度,自性自度,凡事求诸己,禅师不肯借伞,这就是禅师的大慈悲了。

我在哪里?

全寺大众经常听到他悲惨的自言自语的声音:“我?我在哪里呢?”。有一天,无根禅师的道友妙空禅师知道了这件事,就对寺中大众说道:今天晚上,我要住在无根禅师的房间里,他来时,我要好好和他谈谈。请你们为我准备一盆火,及一桶水来,我要让他了解什么是“我”?夜深时,找我的无根禅师来了,很悲伤地叫道:“我呢?我到哪里去了?”无根禅师进入虚空中寻找了很久,但仍悽切的说道:“虚空里也没有我呀!我究竟在哪里?”

转身 无限风光

一日临济禅师,跟随老师黄檗禅师一同下田工作。黄檗禅师停下脚步道:“你过来,我有事跟你商量。”临济禅师向前,黄檗禅师就竖起锄头道:“单单是‘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一个人能拿得动。”不久,沩山禅师就这件事问仰山禅师道:“锄头在黄檗禅师手中,为什么却被临济夺去?”黄檗禅师的转身,沩山禅师的转身,无言、转身,就是肯定。世人有理话多,无理更是话多,若能在“这里”回头转身,那不是另有一番世界?

行人莫与路为仇

后来,云峰禅师见到他,就赞叹道:“你虽有超人的智慧,可惜你没有遇到明师的锻炼。圆明虽是云门禅师的法嗣,但是他的禅法与云门禅师并不相同。”惠南禅师听后愤怒异常,从此不再理睬云峰禅师。惠南禅师在言下,忽然大悟,就作了一首偈:“杰出丛林是赵州,老婆勘破没来由;而今四海明如镜,行人莫与路为仇。”四海明如镜,行人莫与路为仇。

快乐来自分享

消息马上传开了,前来要花的人络绎不绝。但禅师却笑着对弟子说:“你们想想,这样换来是什么?三年后,将会是一村菊香!”。“一村菊香”,僧侣们不由心头一热。。生活中我们要乐于奉献,即使到最后我们一无所有,与人分享的快乐也会时时激荡在我们心头,只有这样,我们才算真正拥有了幸福。

真正的力量,如同流水一般沉静

真正的力量,如同流水一般沉静公元前四世纪,有一个原本十分繁荣的国家。尽管新继位的国王发奋图强,励精图治,但是国家却日渐衰弱萧条下去。新国王对此大惑不解。他们来到一条又宽又大的河边,禅师面对河水冥思片刻,便在岸边架起一堆柴。禅师走到河边,望着缓缓流过的河水,不再说话,留下国王若有所悟地静静深思。由此看来,表面的激烈,往往是由于内心的单薄;真正的力量,往往如同流水一般沉静。

不说破

不说破良宽禅师是一位日本的得道高僧,毕生精进修持,未尝稍懈。良宽禅师禁不起家乡父老一再的恳求,便答应回去看看。这时,良宽禅师语重心长的说:「谢谢你!唉!人老了,什么都没有用,连一个鞋带都穿不进去。你要好好保重自己,趁年轻的时候,把人做好,把事业基础打好。」禅师说完话后,掉头就走了,对于外甥的任何非法行为,一句不提,但就从那天以后,他的外甥痛改前非,成了一个有为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