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

揭竿而起成语故事_成语“揭竿而起”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揭竿而起成语故事_成语“揭竿而起”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揭竿而起成语故事:  揭:举;竿:竹竿,指旗帜。举起竹竿当旗帜。借指武装起义。  这个成语出自西汉贾谊的《过秦论》,讲的是秦末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事情。  公元前209年7月,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的地...

叔孙通改朝换代始终走红

>>叔孙通是西汉开国初期一位引人注目的角色。>>刘邦这个人不喜欢读书人,叔孙通为了迎合刘邦,脱掉了自己儒生的服装,特意换上一身刘邦故乡通行的短衣短衫,果然赢得了刘邦的好感。叔孙通制定的新的礼仪是:在天没亮之前,朝拜的人施礼,被人引导依次进入殿门。>>于是叔孙通加官晋级,一次便得到五百金的赐赏,成为朝廷近臣,叔孙通又将五百斤金分赐诸生。高帝九年,汉高祖封叔孙通为太子太傅。

《汉兴八十年》第二卷 反秦战役>第一章 秦始皇三十七年 公元前210年

>第一节祸患常起于忽微>>在回顾万秦嬴氏家族上千年艰苦奋斗夺取天下的历史之后,我们把目光拉回到这个故事开始的年份,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在在位的第三十七年里,秦始皇巡游天下,周览四方。李斯反复在秦始皇面前进谗言,说韩非子的坏话,最后尽然让秦始皇处死了韩非子,相当心横手辣。>>于是赵高趁秦始皇身死的消息还没有散开,矫诏模仿秦始皇的口吻,赐死公子扶苏与将军蒙恬。

《汉兴八十年》第二卷 反秦战役>第二章 秦二世元年 公元前209年

卢生向秦始皇献上一册图书,名叫《图录》,书中记载:“亡秦者胡也。”>>看了秦二世胡亥短短三年的统治,我们不得不感慨:“得天下难,失天下易。”更加令人发指的是,秦二世连姐妹都不放过,在连续斩首十二个皇子示众之后,他又先后车裂了十个公主。>>秦朝的法律规定每个成年男子每年都要完成一定徭役的任务。一开始秦国的地盘较小,都窝在关中,从国中任何一个地方到边郡都很近,所以对于人民来说压力不大。

《汉兴八十年》第二卷 反秦战役>第三章 秦二世二年 公元前208年

>第七节陈王败亡>>秦二世二年,反秦大火的燎原之势突然有点儿偏向,不但烧向了腐朽的秦王朝,也烧回了起义军自己的身上。将士们知道,章邯大军一路向西,即将遇到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自己。陈王得势后虽然犯了很多错误,但他立誓要把消灭的决心一直都在,在各个诸侯纷纷开始各自抢地盘割据政权的时候,只有他一力扛着大旗主动与秦军作战,是诸多起义军的主心骨。反秦形势的一片大好,突然间就随着陈王的陨落而变得扑朔迷离。

《汉兴八十年》第二卷 反秦战役>第四章 秦二世三年 公元前207年

>第十三节破釜成舟楚霸王>>上回说到,楚怀王派宋义为统帅去救赵国,只是他手下的部将。项羽过河之后,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吃惊的事情,就是直接凿沉了所有船只,砸了所有锅,只留三天的粮食,以表示绝无退还的决心。反秦大浪起,戍边将士中大部分的征夫都逃离散去,只剩下了十万嫡系部队。击败秦军最精锐部队的项羽继陈王和项梁之后,成为了起义军的第三代领导核心。

史上第一败家子:指鹿为马的秦二世胡亥

 史上第一败家子:指鹿为马的秦二世胡亥  二世胡亥:指鹿为马  胡亥小档案  父亲秦始皇 母亲不详  兄弟排位第18子任数第2任  生存时间公元前230年—前207年8月24岁  在位时间公元前210年7月—前207年8月3年  后一任...

望夷宫之变是什么意思?望夷宫之变的具体过程

望夷宫之变是什么意思?望夷宫之变的具体过程  望夷宫之变,又称望夷之祸,是秦朝末年丞相赵高与女婿阎乐等合谋杀害秦二世于望夷宫的事件。望夷宫之变的具体过程是什么?  望夷宫之变是什么?望夷宫之变是发生在秦朝末年的一场政变,史称望夷宫之变。  自从巨鹿之战后,秦军主力尽丧,...

成语典故_成语声名狼藉的主人公是谁声名狼藉是什么意思

  声名狼藉出处  《史记蒙恬列传》:“恶声狼藉,布于诸国。“  声名狼藉释义  声名:名誉;狼藉:旧传狼群常借草而卧,起身就把草踏乱来消灭痕迹,后用以形容散乱。声名狼藉,形容名誉坏到极点。  声名狼藉的典故  赵高是秦始皇宫中的一个宦官,懂得狱法,秦始皇提拔他为中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