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

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秦国灭赵后,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太子丹决定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秦王政重用尉缭,一心想统一中原,不断向各国进攻。他把家产全拿出来,找寻能刺秦王政的人。他把这把匕首送给荆轲,作为行刺的武器,又派了个年才十三岁的勇士秦舞阳,做荆轲的副手。

改变历史的小人物:荆轲刺秦王之秦王被谁所救?

大家都听说过“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但你知道是谁救了秦王吗?刺客荆轲提着秦国叛将樊於期的人头和督亢地图来到了秦都,经严格检查后,荆轲见到了秦王嬴政,他展开督亢地图,图穷匕首见,毫无防备的秦国君臣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呆了,秦国规定不得带兵器见君王,大臣们只能看着干着急。夏无且(jū),生卒年不详,秦代始皇侍医,“荆轲刺秦王”一事之中的关键性人物。

赵国名将廉颇负荆请罪

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廉颇因为勇猛果敢而闻名于诸侯各国。唐德宗时将廉颇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廉颇为临城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大将廉颇和蔺相如都认为如果不去,反倒向秦国示弱。蔺相如两次出使,保全赵国不受屈辱,立了大功。赵惠文王十分信任蔺相如,拜他为上聊,地位在大将廉颇之上。

完璧归赵到底是谁胜利?完璧归赵的故事中主人公是谁?

主人公是蔺相如。秦昭王斋戒完毕,举行交换仪式时,蔺相如才把送和氏璧回赵之事告诉秦昭王,从而保全了和氏璧。窃以为,完璧归赵乃是秦王设计的一个圈套,故意成全蔺相如,使赵国的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完璧归赵,让秦暂时丢了一点面子,却为顺利灭赵,进而一统天下铺平了道路,可谓良计。

鲁仲连义不帝秦的典故 鲁仲连为什么阻止秦王称帝?

义不帝秦的典故《战国策·赵策三》:秦围赵都邯郸,魏王使晋鄙领兵救赵,止于荡阴(《史记·魏公子列传》谓止于“邺”)不进.又派客将军辛(《史记》作新)垣衍潜入邯郸,通过平原君赵胜劝说赵王尊秦为帝,平原君犹豫不决.正在邯郸游历的鲁仲连听到“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的消息后,立即去见平原君,要求其为他引见辛垣衍.鲁仲连开始不说话,他听完辛垣衍幼稚的说辞,便举鲍焦的事为例,驳斥辛垣衍对他的错误估计.接着,指出暴

历史上的今天7月2日 唐朝 ... 发动玄武门之变

0626年07月02日唐朝...发动“玄武门之变”在1388年前的今天,0626年7月2日,唐朝...发动“玄武门之变”。唐高祖武德九年的一天,...上朝去控告李建成和李元吉,揭发他们在后宫胡作非为。当天夜里,...调兵遣将。公元626年7月2日,...亲自率领长孙无忌等人,埋伏在玄武门附近。高祖立即派人传旨结束了这场政变。三天之后,唐高祖宣布立秦王为太子,国家大事,一律由太子处理。历史上把这次政变,叫做“玄武门之变”。

历史上的今天7月2日 唐朝玄武门之变

0626年07月02日玄武门之变在1389年前的今天,0626年7月2日,玄武门之变。公元626年7月2日,...亲自率领长孙无忌等人,埋伏在玄武门附近。守卫玄武门的将领叫常何,原来是李建成的心腹,但已经被...收买过去了。高祖立即派人传旨结束了这场政变。三天之后,唐高祖宣布立秦王为太子,国家大事,一律由太子处理。这年八月,唐高祖被迫让位,自称太上皇。历史上把这次政变,叫做“玄武门之变”。

唐朝 ... 发动“玄武门之变”

唐朝建立不久,...和皇太子李建成之间,就为争夺皇位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唐高祖武德九年的一天,...上朝去控告李建成和李元吉,揭发他们在后宫胡作非为。当天夜里,...调兵遣将。网络配图公元626年7月2日,...亲自率领长孙无忌等人,埋伏在玄武门附近。高祖立即派人传旨结束了这场政变。三天之后,唐高祖宣布立秦王为太子,国家大事,一律由太子处理。历史上把这次政变,叫做“玄武门之变”。

秦代铜镜:古代青铜艺术的辉煌再现

秦代历史只有16年,时间太短,连年不断的战争制约了铜镜技术的发展,目前能确认为秦镜者只有寥寥五件。根据考古报告表明不难发现,秦墓出土铜镜花纹镜不多见。随着考古的发现及学者的进一步研究,“秦王之镜”将越来越显示出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辉煌。

商鞅变法提升秦国军力,秦王为何要 ... 商鞅?

商鞅变法我们都知道,自从秦国变法后,战斗力越发强劲。秦国最终灭六国统一天下,商鞅功不可没。可是秦王为何要...商鞅这个大功臣呢?相国商鞅,无疑是首当其冲需要重新定位的人。其实商鞅早有预感,秦国想要...他的人太多了。历史发展表明,秦国最终是要实现国君直辖的郡县制,这是商鞅变法的主张。商鞅的封地,与秦国的郡县制背道相驰,这是商鞅最大的死因。不过秦惠文王要...商鞅,还得有一个合适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