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

裴行俭

裴行俭,中国唐代高宗时大臣。高宗立武昭仪,行俭私下和长孙无忌、褚遂良议论,贬为西州都督府长史。行俭少时从大将军苏定方学习兵法,后来领兵出征东、西突厥,善于料敌决胜。同年,东突厥阿史德温傅、阿史那伏念反叛,行俭以定襄道行军大总管统兵30万出击。行俭著有文集20卷和《选谱》。

苏定方

苏定方,中国唐初大将。黑闼败后,定方归乡里。因副大总管王文度阻挠,此役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次年,定方为伊丽道行军大总管西征,击破可汗阿史那贺鲁的主力,追至石国苏咄城,褚遂良俘获贺鲁,西突厥亡。定方因功迁左骁卫大将军,封邢国公。四年冬,铁勒思结部首领都曼胁所部及疏勒等叛,唐以定方为安抚大使,再次西征,至叶水,围马保城,都曼降,葱岭以西悉定。后任凉州安集大使,防御吐蕃。

侯君集

九月间,侯君集在松州城下击败了吐蕃军队。侯君集班师东还时,从高昌带回一批乐工,太宗令入太常寺,将高昌乐列入国乐。他班师回朝后,被御史揭发上奏,太宗命将侯君集下狱。中书侍郎岑文本上疏为他辩护,太宗便将侯君集赦免释放。贞观十七年四月,侯君集等人劝李承乾发动政变,除掉魏王李泰。但机密被人泄露,太宗立即废了太子李承乾,将侯君集等人处斩,籍没其家,将他的妻子和一个儿子流放岭南。

李勣

隋末,韦城翟让起义,李勣年十七即往投之,并说服翟让离开家乡到宋、郑富庶之地活动。李勣投靠李渊父子,为唐开创天下立下汗马功劳。619年,李密归唐,其原来辖区由勣统领,而勣亦有归唐意。并责令勣统率河南、山东兵抗击王世充。李孝恭讨辅公祏时,亦以勣为主力,渡淮河,拔寿阳,公祏不日而平。高宗还下诏为李勣再次画像凌烟阁,并允其乘马入朝。669年,李勣卒,年八十六。

李靖

李靖归唐时已年近半百,15年中4次出征,均获全胜。当李渊父子起兵进攻关中时,李靖与卫文升拘捕了李渊在长安的亲属和族人。李靖随军作战立功,被授开府。这时,李靖为了迷惑江陵以东的萧铣部将,把缴获的战舰抛弃长江,任其顺流飘泊。太宗责问,李靖并不辩解,叩头认罪。这时李靖已经退休在家,当听说太宗有意起用他挂帅出征,就不顾年老,主动要求领兵西征。李靖却决定趁敌军撤退不远之机,长驱疾进。

李治

李治幼而聪慧,端庄安详,宽厚仁慈,和睦兄弟。文德皇后长孙氏去世的时候,李治才九岁,悲哀思念之情感动左右的人,太宗多次加以安慰,从此特别受到宠爱。唐太宗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等人计议,四月七日,唐太宗亲驾承天门,下诏立李治为皇太子。当时唐太宗生了个大毒疮,李治亲自用口吸毒脓,扶着车辇步行跟从了多日。二十八日,李治回京。吐蕃赞普死,李治派遣右武卫将军鲜于匡济持皇帝书信前往吊祭。

李渊

李渊起兵后,一面遣刘文静出使突厥,请求始毕可汗派兵马相助,一面召募军队,并于七月率师南下。李渊在度过一段闲散失意生活后,死于太安宫。617年7月,李渊弑郡丞王威、武牙郎将高君雅,打着平定叛乱,迎回隋君的旗号正式开始起兵,并且得到了李氏宗族、姻亲的响应。李渊的父亲继承了唐国公的封号,在北周时任柱国大将军。窦毅欢喜不已,便让女儿嫁给了李渊。

宇文邕

武成二年,权臣宇文护毒死明帝宇文毓,护立时为大司空、鲁国公的宇文邕为帝。建德元年,宇文邕诛...宇文护,始亲自处理国务。宇文邕生活俭朴,诸事希求超越古人,对宇文护及北齐所修过于华丽的宫殿一律焚毁,对下严酷少恩,但果断明决,耐劳苦,征伐时躬亲行阵,得士卒死力。建德二年,宇文邕确决三教先后,以儒为先,道次之,佛教最后。宇文邕不得不娶突厥公主为后,灭齐之后,宣政元年宇文邕率军分五道伐突厥,未成行而病死。

班超

班超就是在这次战争中初露头角。班超料定必有北匈奴使者来到,从中作梗,这个估计从鄯善的接待人员口中得到证实。班超立即召集随员36人计议,决定夜袭匈奴使者。汉明帝十分赞赏班超的果敢行为,正式任命他为军司马,让他继续完成使命。汉章帝无奈,下令撤销西域都护府,召班超率部回朝。班超十分感动,遂决定继续留在西域。汉章帝先后派徐干、和恭领兵出塞,并任命班超为将兵长史。九月,班超因病亡故,终年71岁。

裴矩

隋炀帝即位后,矩甚受重用,参掌朝政。裴矩一生最重要的活动是为炀帝经营西域。裴矩尽力搜集西域各国山川险易、君长姓族、风土物产等资料,绘画各国王公庶人服饰仪形,撰成《西域图记》3卷,并别造地图,注记各地险要,献于炀帝。大业十四年,宇文化及...炀帝,任裴矩为尚书右仆射。化及败,矩转事窦建德。裴矩80岁精明不减,历事诸主,均受礼遇,以熟悉故事,常受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