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民可汗 启民可汗(汉语拼音:QiminKehan;?突利夜以五骑随隋使长孙晟入塞,又被挟持驰驿入长安,隋立之为意利珍豆启民可汗,于朔州筑大利城以居之。601年,隋以杨素总兵率启民北征,启民遂为东突厥大可汗。603年,铁勒十余部背达头归启民,达头逃吐谷浑不知所终,启民收其余众,并统领东方之奚、霫、室韦等,臣服于隋。609年,启民又朝于东都,是年卒。
薛延陀 东西突厥分裂后,居阿尔泰山西南部之薛延陀受西突厥统治。此为铁勒建立的第一个部落联盟,然为时不久,射匮可汗统一西突厥,薛延陀等部复被役属。时东突厥颉利可汗税敛苛重,境内诸部多叛归薛延陀。东突厥既灭,其余众降唐,徙居漠南,漠北地区遂为薛延陀所有。唐册立突厥贵族阿史那思摩为乙弥泥孰俟利苾可汗以统领漠南突厥,为唐朝北边屏障,以防薛延陀。唐遣崔敦礼、李勣击之,咄摩支降,薛延陀汗国遂亡。
铁勒 柔然汗国衰落,铁勒诸部起兵反抗,但遭到以阿史那土门为首的突厥的邀击,结果5万余落降附突厥。土门建立突厥汗国后,铁勒诸部受其役属,铁勒牧民成为突厥骑兵的重要成分,东西征讨,皆资其用。西突厥泥撅处罗可汗被驱逐后,便入朝并留居于隋,达头之孙被立为射匮可汗,西突厥复振,契苾、薛延陀两部去掉可汗称号,铁勒诸部复受突厥统治。646年,唐灭薛延陀汗国,唐太宗至灵州,接见铁勒诸部的使者。
突厥 581年佗钵死,汗室内讧,导致582年摄图取得汗位和583年东西突厥的对抗,突厥分裂为东、西汗国。阿波投奔达头,达头协助他收集旧部近十万骑,开始与沙钵略互相攻击,突厥正式分裂为东、西汗国。乘隋末唐初的混乱局面,东突厥内部的中央集权得到了强化。连年侵袭唐境,并与吐蕃呼应,为后突厥最盛时期。默啜在位25年,武功虽盛,而兵役严重,突厥部众及所役属的铁勒、回纥等部落不能忍受。
南诏 南诏自738年皮逻阁统一“六诏”起至902年郑买嗣灭南诏,共165年。南诏国的建立和对云南地区的有效控制,促进了南诏文明的兴起。国号南诏国共有4个国号。南诏是一个由多民族共同组成的地方政权。南诏主管...事务的高级官员称大军将,属于一种荣誉职务,节度使、都督、清平官、曹长均可领有。经济南诏社会经济发展颇不平衡,而以滇池与洱海地区水平最高。
乌孙 乌孙国首领称为“昆莫”或“昆弥”。昆莫年老,令细君改嫁其继承人岑陬,公主不肯,向朝廷请示,汉帝为同乌孙共灭匈奴,令公主从其国俗。解忧留居乌孙达五十年之久,先嫁岑陬,未生子女。汉昭帝时,匈奴与车师并力侵乌孙,解忧上书请汉救援,汉公卿议救未决,值昭帝去世。本始三年冬,匈奴单于自将数万骑击乌孙,有所虏获,将还师,逢大雪,人民畜产损失十之八九。白乌库吉说乌孙与阿史那一名解跳跃,源自萨满教跳神仪式。
四等人制 四等人制,中国元代法定的民族等级制度。第一等蒙古人为国族。第二等为色目人。第四等南人,指最后为元征服的原南宋境内各族。元廷规定四等人的地位、待遇是不平等的,表现在:①任用官吏方面。四等人犯同样的罪,而量刑的轻重不同。行中书省元代统治者实行四等人制,旨在利用民族分化手段以维护其本身的特权统治。四等人制的实行,使元朝的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尖锐,从而加速了元朝的灭亡。
西域都护 西域都护,中国汉代西域最高军政长官。西汉时,都护为加于其他官号上的职称,多以骑都尉领其职,秩比二千石;东汉时为单任官职。至新莽末年,西域乱,都护李崇没于龟兹,遂罢都护。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一年,西域18国请复置都护,光武帝不许。和帝永元三年,将兵长史班超平定西域,遂以班超为都护,驻龟兹境它乾城。安帝永初元年,西域乱,征禧还,自此不复置都护。至延光二年,以班勇为西域长史,复平西域,遂以长史行都护之职。
笃哇 八剌死后,经过旁支两汗的短暂统治,笃哇在海都扶持下即汗位,连年对元境侵掠。通常海都在北边用兵,笃哇则袭扰畏兀儿地区。1295年,伊利汗合赞即位,笃哇同海都军乘虚侵入呼罗珊。1298年冬,笃哇对岭北发动突然袭击,大败元军,俘虏驸马阔里吉思。1301年,笃哇同海都联军越按台山入侵,为元军所败,笃哇膝上中箭瘫痪,海都负伤致死。笃哇支持海都子察八儿继承汗位,并一起向元成宗铁穆耳求和。1306年,笃哇死,其子宽阇继立。
拔都 1227年术赤去世,拔都受诸兄弟拥戴,继承父位,统领术赤兀鲁思。出征诸王以拔都为长,有窝阔台长子贵由、拖雷长子蒙哥、察合台长孙不里等。随后,拔都率军征服莫尔多瓦国。拖雷妻唆鲁禾帖尼得知贵由意图,密遣急使驰告拔都,拔都即整军东来迎敌。到会的术赤、拖雷两系诸王一致赞同拔都的提议,推举蒙哥为大汗,决定来年在成吉思汗大斡耳朵重新召集大会,拥戴蒙哥正式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