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

名人石趣

名人石趣“石奇含天地,趣雅意隽永”。奇石是大自然散落的美,是无声的诗,是不朽的画,它留给人间无尽的爱,难怪古今名人多与奇石结下不解之缘,他们爱石、藏石成癖,把感情寄托在石头上,怡情明志,留下脍炙人口的趣闻。张大千逝世后,人们将他安葬于“梅丘”巨石之下,这正如他生前所吟:“独自成千古,悠然寄一丘”。

浅谈尚意书风和文人画之间的关系

浅谈尚意书风和文人画之间的关系一、个人性情的抒发——书画同“意”不同形。透露出作为士大夫文人的苏轼把书与画作为表达自己感情的载体,追求自我性情的抒发——意。这里尚意书风端倪已现。宫廷绘画考试中追求意境无疑受到尚意书风和文人画的影响。

书画鉴定中的“著录”

书画鉴定中的“著录”◆著录与鉴定中国的书画作伪历史悠久,据文献考证,早在两晋以及南朝的刘宋期间就已经出现。由此推知,书画的鉴定活动亦当发轫于此。就书画鉴定来说,“著录”则泛指记载书画作品的著作了。◆古代的著录中国的书画著录书目,以梁代的《太清楼书画目》和唐代的《贞观公私画史》最早,可惜前者早已失传,唯唐代裴孝源的《贞观公私画史》流传下来,被后人誉为“著录之祖”。

论“米点山水”对后世文人画的影响

论“米点山水”对后世文人画的影响米芾北宋,初名黻,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元祐六年起改名芾。以横点积叠画法创“米点皴”,在山水画中独辟蹊径,有“米家云山”、“米派”之称。米芾的山水画原作,至今已很难见到了。他的山水画一空依傍,在他的《画史》中郑重声明“非师而能”。米芾的地位如此独特,使得我们几乎只有在他对后世的影响中才能把握其画作画论的价值。

米芾鉴评颇留笑柄

米芾鉴评颇留笑柄———历代作伪史话之五北宋宣和年间,朝廷庋藏的各种书画珍玩物品经多年积累,达到了前所未见的丰赡。不过,米芾为人行事颇有令人意料不及处。更离奇的是米芾以精于鉴赏驰名,其私家所藏书画当中也多有赝品,弄得一再成为苏轼、黄庭坚辈的笑柄。看来,米芾名士风流一世,鉴评书画则未必可靠,而这竟又成了米家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