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真题看高考对史书体裁的考查 从高考真题看高考对史书体裁的考查 【真题回顾】(2009·上海卷)史书有不同的体裁,不同的体裁又有不同的特征。纪传体史书的特征是 A.以事件为中心B.以人物为中心 C.以年代为中心D.以制度为中心 答案:B。 解析:纪事本末体、纪传体...
《资治通鉴》上起: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侯国。司马光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的记载就从这一事件开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
编年体 编年体,按年月日顺序记载的中国史书体裁。编年体史书数量极多。著名的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纪传体其优点是便于考查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并可避免叙事重复。缺点是记事按年月分列杂陈,不能集中叙述每一历史事件的全过程,难以记载不能按年月编排的事件,往往详于政治事件而忽略经济文化。
司马光初进读通志 赐名《资治通鉴》 1067年11月18日,司马光初进读通志,赐名《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