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的因果 缘起的因果一般的劝善书上讲的是狭隘的机械的因果,作善得善报,作恶就得恶报,那是不对头的。就是因为我们是拿其他宗教的机械的、唯物的因果来解释这些,但佛法的缘起性空的因果是完全以自己的心为衡量标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很多人说,我业力重,现在我所有的一切就因为我的业。如果你前世是国王、银行家,那个业力有谁给你证明呢?
梦参老和尚:向佛陀学习(2) 首先要知道佛的涵义。佛教导我们要忍,这个忍并不表示我们卑贱,这个忍并不是表示我们没有跟他奋斗的能力,这种忍是一种智慧,在让他的时候是在成就他,不让他再去造业,这里头就要有这种智慧。因为他所说的话,他所做的事,是告诉我们明白的道路,我们照着他的道路走,不会错的,这就是从发菩提心到证得菩提果的方便道。
第四节 佛法的核心——缘起与因果 这是同时互存的因果关系。充分说明了不论是随业受报做众生,或是返妄归真成菩萨道,完全都离不开缘起论,依因感果的真理。佛教所讲的缘起因果的教义,是根据鸠摩罗什法师所译的《大智度论》和玄奘法师所译的《俱舍论》等许多经论中说的,佛教的主要教义,就是说明缘起因果的道理。
《六祖坛经说什么》缘起的因果 缘起的因果一般的劝善书上讲的是狭隘的机械的因果,作善得善报,作恶就得恶报,那是不对头的。就是因为我们是拿其他宗教的机械的、唯物的因果来解释这些,但佛法的缘起性空的因果是完全以自己的心为衡量标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很多人说,我业力重,现在我所有的一切就因为我的业。如果你前世是国王、银行家,那个业力有谁给你证明呢?
50 缘起性空 50缘起性空弥兰陀王非常尊敬有过禅悟的那先比丘,那先比丘从禅修中证悟的智慧,出言吐语,充满了慧思灵巧。那先比丘笑笑,回答道:“不是!”弥兰陀王经过这些问答,最后问道:“既然眼耳鼻舌身意都不是你,那么你在哪里里?”弥兰陀王一愕,勉强回答:“不是!”“缘起性空”,大地山河,宇宙万有,那是因缘和合的存在,没有因缘,就没有一切!世间上没有单独存在的东西,一切假因缘而生,一切是自性空。缘起性空,应该就是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