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明董其昌 书画合册(绘画一) [专家点评]明董其昌书画合册(绘画一)明董其昌书画合册(绘画二)明董其昌书画合册(绘画三)明董其昌书画合册(绘画四)明董其昌书画合册(绘画五)明董其昌书画合册(绘画六)《董其昌书画合册》共六开十二帧,书画各半,纵25.6厘米,横16厘米。绘画六帧,五幅水墨,一幅设色,绢本。仿倪云林一画署“玄宰”,钤一“昌”字朱文印。另有收藏章数枚。此合册原为周培源先生藏,现藏无锡市博物馆。
[专家点评] 近现代宋文治 随笔 [专家点评]近现代宋文治随笔这件作品并未署干支,从绘画风格看,当为宋文治先生七十年代前后的作品。宋文治在山水画上,早年深入传统绘画,又拜张石园、吴湖帆为师。在这件“随笔”中,我们可以看出宋文治受到了陆俨少先生绘画影响,无论是山石、树木、坡岸的画法均是,但又不是全盘照搬,正是相似与不似之间,从这张作品中,我们也可窥见,宋先生绘画探索的一个过程和环节。宋文治江苏太仓人,苏州美专毕业。
[专家点评] 清 沈大生“竹刻笔筒” [专家点评]清沈大生“竹刻笔筒”这只沈大生竹刻庭院读书图笔筒,呈椭圆造形,作者择宽阔一面构图,取江南庭院圆门洞开作景。沈大生,字仲旭,又字禹川,明末清初嘉定人。他在承袭朱氏深刻雕镂技法的基础上创出新意。他在当时即与嘉定竹刻名家侯崤曾、秦一爵齐名,号称大家。英国东亚美术馆藏有沈大生刻蟾蜍,上海博物馆亦有“禹川沈大生制”深雕庭院读书图笔筒,时代属于清初,是沈大生著名的代表作品。
[专家点评] 近现代林风眠 小薇 [专家点评]近现代林风眠小薇这幅名为“小薇”的油画是近现代大家林风眠的作品。林风眠绘画幅式基本为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基本没有立轴和手卷一类的幅式。林风眠画大致分两种,一种宣纸水墨,一种类似于水粉画或油画。林风眠广东梅县人。中国现代绘画大师、美术教育家。林风眠18岁中学毕业赴上海,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学成归国时已是学术满腹。他综合了中国古代绘画和西方近代绘画的视觉经验,创造了一种新的绘画结构和风格。
[专家点评] 近现代潘天寿 鸟石图 [专家点评]近现代潘天寿鸟石图这幅是近现代潘天寿的“鸟石图”。黄宾虹先生曾评潘天寿画“阿寿的画,力能扛鼎”。这个力主要是说线条。的确,刚劲有力的线是潘画最大的特点,这全得力于他的书法。上述特点在这幅“鸟石图”中均表现的十分突出。潘天寿对题字及钤印十分注意和讲究,将其视作画面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一般画家仅作一个记号而已。潘天寿,中国现代美术家、美术教育家。为人朴讷,女朋戏呼曰阿寿,因以为号。
[专家点评] 近现代胡佩衡 西山春早 [专家点评]近现代胡佩衡西山春早“西山春早”图乃胡佩衡五十年代作品,画上题“努力西山绿化,春来桃杏争花。多方生产乐无涯,又将鱼苗种下。”胡佩衡先生早年对油画、水彩画有过探索和研究,在这件作品中似能窥见一些痕迹。胡佩衡号冷庵,蒙古族。26岁应蔡元培之邀出任北大画法研究会山水画导师。
[专家点评] 近现代张大千 松下观瀑图 [专家点评]近现代张大千松下观瀑图张大千“松下观瀑图”,此轴纸本,设色,361×140.5厘米。这件“松下观瀑图”是张大千早期的作品,年方31岁。尽管张大千年纪不大,这一年他已被聘为全国美展干事会员,负责审查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第一届全国美展的送展作品。张大千曾一度落发为僧,大千即是他的法名,虽然后来他还俗了,但他一生与佛有着不解之缘。
[专家点评] 清任颐 花鸟册 [专家点评]清任颐花鸟册徐悲鸿先生1926年在巴黎留学时,曾将任伯年的作品给他的老师达仰观看,达仰感慨万端地题道:“多么活泼的天机,在这些鲜明的水彩画里,多么微妙的和谐。在这些如此密致的彩色中,由于一种如此清新的趣味,一种意到笔随的手法--并且只用最简单的方术——那样从容的表现了如许多的物事,难道不是一位大艺术家的作品么?任伯年真是一位大师。”
[专家点评] 近现代王震 松鹤图轴 [专家点评]近现代王震松鹤图轴王震是近代书画家,寓上海,绘画早年得到徐小仓指点,后学任伯年,画风却和吴昌硕近似。王震与任伯年、吴昌硕友善,关系大约在师友之间。王震的行草书与其绘画相比更近似吴昌硕,画则有“貌和神离”处,此处讲并非贬意,而是说王震的绘画自得其神,王震的大写意比吴昌硕更放的开,大笔点染,水墨淋漓,极其洒脱,从这件“松鹤图”完全可以看出这一点。
[专家点评] 明周臣 山水人物扇面册( 四) [专家点评]明周臣山水人物扇面册(四)周臣字舜卿,号东村,苏州人。职业画家,人物、山水、花鸟均擅。明四家中唐寅、仇英都曾从他学过画。山水人物扇面册共十开,金笺水墨,27×53公分。现选一开扇面介绍。职业画家的最大优势是“能”画,构图繁复、场景多变,绝不似大多数文人画家只会笔墨游戏。彼之所短,正是此之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