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墓为何出现在湖北随州? 很多人奇怪于隋朝的国号,隋文帝杨坚是怎么想到硬生生造出「”隋”这个字的。其实,杨坚创建的这个帝国,本来叫随朝。杨坚在北周时期袭封父亲杨忠的爵位——随国公,称帝后就定国号为随。而且,杨坚本人曾当过随州刺史,对「”随”还是很有感情的。可是,杨坚觉得「”随”字的「”辶”旁不吉利,有离开之意。杨坚脑洞大开,去掉「”辶”,改「”随”为「”隋”。隋朝国号源于「”随”,那么,随在哪?现在湖北省北部的随州市,就是
跨湖桥出土史前独木舟,舟底发现孔洞,古人竟用神秘胶水修补古船 在古代没有出现马车之前,最先进的交通工具就算是船了,它不仅延伸了人类对大江大河探索的脚步,而且还促进了华夏文明的发展,究竟先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用船的呢?浙江跨湖桥遗址给出了具体的答案。(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
西安,一铲子下去都是祖宗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点击加星★贴近你心西安,新兴网红,朋克古都。作为曾经的十三朝都会,西安的地下埋葬了太多故事。以至于半夜走在路上,会产生一种坟头蹦迪的错觉;建筑工地挖到谁家祖坟,从考古队到建筑队都很镇定;修建地铁能挖出130多座古墓,坐上地铁就实现快速穿越。西安是最早进行「”考古前置”的城市之一,施工前要经过考古研究所重重勘探,但挡不住历史悠久总能收获惊喜。许多遗迹因为土地建设而
这座古墓前后被盗2000多年,墓中宝物却一件没少 本文来源于观观雅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盗墓这事儿,我们在往期的文章里谈了挺多了。但以往的文章,重在介绍文物,而我们今天要「”挖”的墓,墓葬本身比那些精美的文物更有想象力,看完你也会想给墓主人一个大大的赞。2004年4月的一天深夜,在河南省上蔡县郭庄村东面的一处高岗上,几个黑影在手电筒微弱的光线下晃动。几分钟后,一声巨大的爆炸声突然响起,没有人知道村外的荒野里究竟发生了什么。郭庄本是一个人口只有几百人的
清末老照片:洋人盗挖珍贵文物,朝廷知情未阻止 应该说当地官员对伯希和的盗掘行为很清楚,但是并没有过问,更没有设法阻止,而是任由珍贵的文物落入外国人之手。外务部向伯希和发放了护照,所以清廷是知道其行踪的,也不加阻止,实在令人痛心。伯希和等人将所劫文物全部运往巴黎,这使其声名大噪。虽然他在敦煌学研究方面取得辉煌成绩,但在中国近代史上,他无异是「”文化强盗”。他劫运的文物,至今仍流落海外。
阿房宫是项羽烧的吗?司马迁如何说 提起秦始皇四大工程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宫”的阿房宫,我们一定会想到一把火烧了阿房宫的项羽。两千多年过去了,如今的阿房宫只剩下遗址,即使是这样,也被联合国认定为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基址。阿房宫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郊、咸阳市东南的阿房村一带,到两市的距离都约为15公里。遗址范围东至皂河西岸,西至西安市长安区纪阳寨,南至西安市未央区和平村、东凹里,北至西安市未央区车张村、后围寨一带,总面积约15平方公
段清波:秦始皇陵考古的新认知 1974年,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的发现震惊世界。40多年来秦陵考古从未停止过,通过持续的考古勘探和发掘研究,我们对秦始皇陵园、秦帝国乃至于对秦始皇帝、秦文明都有了新的认知。布局和设计理念基本清楚现已判明秦始皇帝陵园由陵墓本体、陵园和陵区这三重空间构成。
玻璃的前世今生:曾被认为是炼制丹药的好材料…… 文中配图圆明园珍藏玻璃珍品玻璃是由石英砂、硼酸、重晶石、硼砂等多种无机矿物组成的混合材料,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玻璃最初为珍稀装饰品,后期广泛用于门窗等建筑物上,起到透光、遮挡风雨的作用。
西方用考古研究古埃及等死文明,百年考古探源中国活文明方向错了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明的概念出现在19世纪后。图2法国1972年发行纪念商博良解读古埃及文150周年邮票1822-1824年,法国历史学家、埃及学之父商博良成功解读古埃及文,由此揭开了依据考古实物来编写死文明历史的序幕。图71922年发掘的摩亨佐-达罗即死丘城随着近代很多古文明的发掘,考古逐渐从史学中独立出来,自立门户,形成了一个新的学科——考古学。西方学术界也由此形成了依据考古实物及文字来编写古文明历史的研究范式。
原来甲骨文与金文很相似?四个证据证明甲骨文一定存在 曾看到这样一个问题:甲骨文是不是真的存在,有没有可能是后人编造的。提问者的质疑主要是以下两点:为什么几千年来,所有史书都没有甲骨文的相关记载,直到1899年,才由古董商王懿荣发现?作为一种文字,为什么甲骨文只在商代存在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