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张义堡遗址发现一个神秘竹管,证明了国内竟有硬笔的存在 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1972年,考古专家们在甘肃武威考察时,于城外约40多公里的地方,发现了一处古代遗址,经过一段时间的勘察和研究后,确定为史料中记载的张义堡,或者叫张掖堡,它是汉武帝时期在武威郡设立的一个机构。专家们在对张义堡的发掘过程,出了大量的房屋遗址,以及丰富的文物,如印章,陶器和一些丝织品等,但最让专家们感到惊奇的,则是发现了一截奇怪的小竹管……
西夏王陵被盗掘一空,考古专家怒踹墓墙,却一脚踢出个了上亿国宝 众所周知,一般大型的墓葬都是位于中原地区,像陕西、河南两个文物大省,地下的王陵可谓是非常多。在宋朝时期,我国西北部有着一个国家西夏,它是党项人在中国西北建立的政权,它历经了十位皇帝,享国189年。虽然西夏比辽、宋面积都要小,但是在宋夏战争和辽夏战争中大获全胜,在当时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为什么周朝那么多天子,却没挖掘出周天子墓? 自周武王灭商到秦国灭周,周朝共传国君37位,享国791年,而这其中又以周平王东迁洛邑为节点,分为西周和东周。关于古代君王的墓葬形式,这里需要做一个小小的介绍。我国古代君王的陵墓按照年代的远近大体分三种,第一种是不封不树的陵墓,这种陵墓盛行于先秦时代,第二种是封土墓,盛行于唐朝之前,第三种就是以山为陵,唐代以后的君王修建的陵墓多是这种形式。
盗墓贼实在太厉害,光盗墓工具就发明了很多种,其中有一种最厉害 作为一个人生命最后定格的古墓,它虽然只是一座坟冢,但是,它却储存着墓主人生活时代最珍贵的文化信息,还揭示了古代墓葬风俗的变化和发展。然而,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古墓经常会发生被人盗掘的现象。在古代,盗墓行为是非常普遍的,甚至,成为某些地区的风俗习惯。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会把盗墓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
山西一400平古墓被盗空,只剩下「 ”一面墙”,今却成禁止出境文物 大图模式上个世纪的时候,在山西太原的一个村子里发现了一座大型的古墓,这个古墓的面积足足有400平方米以上,而根据古代的时候的墓葬规格来看,这个墓葬的墓主人应该是一方贵族或者是特别有钱的土豪。而现在这幅壁画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禁止出境展览的珍贵文物了。
古墓出现1男46女合葬墓,出土1800年前古籍,专家:墓主不是人 专家们接到消息赶到后对墓地进行了一番的勘察,经过研究发现,这个古墓就是汉朝时期的汉废帝刘贺的墓穴,而墓外的这些黄金和文物一定是盗墓贼在盗墓后来不及拿走的文物。在经过研究之后发现,这47具棺材只有墓主汉废帝刘贺的棺材是男性的,其余棺材里的尸骸全是女性的尸骸,而且年纪大多在15到20岁期间,这个发现让专家们惊呆了,这墓主真不是人,死了还要怎么多的女子给自已作陪葬品。
秦始皇陵墓百吨水银哪来?隐藏了什么秘密? 百吨水银之谜2002年4月,我国首次对秦始皇陵进行地下考古勘察工作。更让专家称奇的是,将地宫内水银分布探测图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秦朝疆域图对照,发现这两张图竟然有着惊人的相似。那么,秦始皇如此在地宫中大量使用水银难道仅是为了实现他一代帝王的恢弘想象吗?但是,在秦始皇以前人们还没有意识到水银有这些作用。根据这个推测,考古专家认为秦始皇在死后仍然希望继续占有天下的财富。
南京江宁玉米地现断头武将石像!被疑是陵墓神道「 ”武将” 最近,有文保志愿者在南京江宁区的一片玉米地旁发现了一尊站立的武将石刻。在南京江宁区淳化街道戴马墅村一处玉米地旁,记者看到了这尊石像,它的下半身被埋在土里,露出地面的上半身长约56厘米。文物志愿者方青松推测这是明代的神道石刻,是一尊站立的武将石像。目前,确定是两个石人。南京江宁区文化和旅游局文化遗产科科长顾成表示,会按照程序联系专家来调查,并同街道做一个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