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

多处曾国大墓重见天日,传承有序,揭示神秘诸侯国历史发展轨迹

湖北随州文峰塔地区发现东周曾国墓葬群,又一位「”曾侯”重见天日关于这座墓葬的发现,要追溯到2009年6月的一天,湖北省博物馆考古研究所突然接到了群众的...,说在随州市文峰塔社区居委会二组的区域可能有文物。于是,考古研究所立刻便派出考古小组对那片区域进行了勘探,果然发现了很多的墓坑,并且还对4至7号墓坑进行了重点的抢救性发掘。经过发掘,从墓坑当中出土了一部分文物,通过对文物的鉴定,考古人员初步确定

山东日照海曲汉墓:齐鲁大地上为什么出现楚文化印记的墓葬?

大部分墓葬的盗洞都是在接近墓室时就半途而废考古学家在200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山东日照海曲汉墓三号封土中清理出的17座墓葬均属小型墓。墓葬虽然大多完整,但保存情况较差,木质葬具都已经腐朽成灰。少数墓葬四周留二层台,个别墓葬有壁龛。这些墓葬虽有特点,但并不令人感到惊奇。随后对规模更大的一、二号封土的发掘,才真正调动起人们的兴奋神经。在一号封土...发掘出31座墓葬,较大的墓葬分别位于封

四川一场暴雨冲出蜀国古墓,出土中国之最,专家:请24小时保护

成都是四川省省会,古蜀文明的发祥地。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而它作为一个3000年城名未改、城址未迁的古都,不仅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还是个雅俗共赏之地。像历史上,才子佳人的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倾城绝貌的杨玉环等众多文人墨客在此定居。在5世纪中叶,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从广都樊乡,举家搬迁至此地,修建城池。

千年古墓挖出珍贵文物,其中一封给阎王的信,让人忍俊不禁

秦国能够崛起,不仅在于强大的国力和君主的决心,更在于拥有了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白起。特别是在168号西汉墓中,专家发现了不少随葬品。它们包括笔、墨、漆器、铜器、陶器、竹器、木俑等等,数量多达五百多件,这些珍贵文物,对于研究西汉的历史,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另外,墓主人的尸体,竟然还比较完好地起来,让人十分惊讶。

江西发现西周古墓,几十具妙龄女尸仰面朝上,专家:果真残忍

本身发现这样一所陵墓应该是比较让人振奋的事情。但是在发现墓中除了墓主人的棺椁外还有四十余具棺材时大家都沉默了,一般发生这种事只有两个可能。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通过科学的还原这些棺材中的骨骼,考古队发现这些骸骨都是妙龄少女的,而且这些骸骨上都有已经腐朽不堪的麻绳,可见这些妙龄少女应该是在活着的时候被绑在了棺材中下葬的,专家也不得不说一句好残忍。

乾隆时期没有电力抽水,十二铜首是怎么喷水的?难道水往高处流?

马首回归相信近几天,大家都被一个新闻刷屏了,那就是澳门「”赌王”何鸿燊将其此前在2007年购回的马首铜像正式捐献移交给国家文物局。这意味着圆明园十二铜首中的马首将在阔别159年后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并且在13号开始,十二铜首马首铜像将正式加入正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物回归成果展”,现在已经开始了。大水法遗址那年的故事十二铜首,曾经作为圆明园海晏堂外喷泉的一部分,虽然

湖南一口千年枯井,出土3.6万册古籍,考古家:不敢相信古籍记载

我国历史悠久,有上下五千年的人文沉淀。很多大事奇事并没有被完全记录下来,考古队为了一一揭开千年前的历史真相,一直在努力挖掘史料、想要还原历史。考古学家到此进行探索时发现了小镇中有一口枯井,这口枯井距今有上千年历史,考古专家从古井中发掘了多达3.6万册的古籍,经过参考史料判定:这些古代书籍是秦简,如此收获令考古学家欣喜若狂。

楼兰古国真的是因缺水才灭亡的吗?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写的《从军行》。诗中的楼兰,是汉代西域的一个小国的名字,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部罗布泊地区。据说,古时的楼兰曾经是繁荣富庶的国家,它地处丝绸之路的要道,周围绿树环绕,水流清澈,水土肥美。

漫步耶路撒冷老城 穿越圣城千年文明

漫步耶路撒冷老城穿越圣城千年文明犹太经卷《塔木德》上曾记载着这样一句话:"世界若有十分美丽,九分在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就像一首让人魂牵梦萦的诗,吸引着全世界各地的人们不远万里只为一睹圣城的千年风采。作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耶路撒冷老城约有三千年的古老历史,现存城墙是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由苏莱曼大帝下旨在1535-1538年间重建,共有7座开放的主要城门。

甘肃省博物馆,最神秘青铜器的功用!江西,西汉海昏侯给出了答案

甘肃省博物馆:「”青铜鎏金虎噬羊形底座”之谜逛博物馆的时候,忽然有一件展品,让我们大伤脑筋。或者说,看到了一件,所蕴含的技艺,所代表的理念,超出了我们思维的文物。周末闲逛,甘肃省博物馆,就意外和这样一件展品相逢了。这件展品,名叫「”青铜鎏金虎噬羊形底座”,是春秋时期,秦人的杰作。1.猛虎按住小羊,全身使劲,张口就咬看上去这是一件有分量的青铜器,也是一件非常精致的青铜器。这是件大家伙,高十四五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