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擅长死守的四位名将,不服不行 中国的古代是冷兵器时代,两军打仗时武器有限,所以想要打赢一场仗要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而在打仗时除了能冲锋陷阵以外,还要会防守,毕竟防守有时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进攻,而下面的这四位名将在防守这方面就特别的厉害,任凭你怎么攻都没用,不服不行啊!
东汉版拯救大兵瑞恩:13将士归玉门背后的慷慨悲歌 东汉一代名将耿恭:一座孤城300将士,匈奴20000骑兵,固守365天爱好中国象棋的人知道,有一个象棋残局,名为“耿恭拜井”。这样一来,很多原本臣服汉朝的西域小国开始重新投靠匈奴,对汉朝边关造成严重威胁。汉军随后继续西进,攻取了丝绸之路上的咽喉之地车师前后两国。>汉军将士用硬弓向城下的匈奴兵射箭。不断有将士在饥饿中死去,可是剩下的数十汉军将士宁死不降,疏勒城依旧在耿恭的手中。
3000将士被遗忘在关口,苦守一年,最后回去的时候只剩下13个人 >一个叫范羌的士兵不认为耿恭死了,他让大家不要放弃救援,后来耿恭被困的消息也是他传达给朝廷的。>而在这时,城门又开了,来了一个身份高贵的女人。>耿恭回国途中也异常艰辛,残忍的匈奴人不放弃任何一个碍眼的猎物,他们一路追逐这支孤军,孤军不停地奔跑,到他们抵达玉门,一个个形容憔悴,穿得衣服活像乞丐,一行26人,到终点只剩13人。
历史上最擅长防御战的几位名将,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牧是战国末年赵国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也是赵国后期唯一一位可以支撑赵国的将领。北匈奴单于大为愤怒,又增派援兵围困耿恭,但仍不能攻破城池。张巡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死守睢阳,前后交战四百多次,安史叛军损失惨重。阻止了叛军南侵,保障了唐朝东南的安全。蒙军被迫撤退,史称钓鱼城之战,钓鱼城之战改变了世界历史,钓鱼城也成为唯一一个蒙古人没有攻下的城池。军士不顾将领先退却的,后队斩前队。
耿恭十三勇士归玉门:上演东汉版“拯救大兵瑞恩” 耿恭两次迫使北匈奴领兵撤退,让剩余的羌人部落全部臣服。尽管曾身陷险境始终没有投降匈奴,留下了十三勇士归玉门的佳话。>耿恭十三勇士归玉门>十三勇士归玉门>“......吏士素饥困,发疏勒时尚有二十六人,随路死没,三月至玉门,唯余十三人。衣屦穿决,形容枯槁。中郎将郑重为恭以下洗沐易衣冠。”直至汉章帝继位,出兵攻打北匈奴,耿恭与将士才得以解围。于是汉章帝下令7000人驰援耿恭,此次救援也被称作东汉版“拯救大兵瑞恩”。
耿恭后人 如何评价耿恭 耿恭耿恭出生扶风茂陵,年少时就成了孤儿,但他却能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为一位出色的将领,在抵御北匈奴、灭羌人方面做出了贡献,为东汉边疆安稳、百姓安居乐业付出所有。耿恭后人>儿子耿溥,官至京兆虎牙都尉。>如何评价耿恭>郑众:“恭之节义,古今未有。”;②“后览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觉涕之无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