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专家点评] 清王素 《仕女书法合册》书法

[专家点评]清王素《仕女书法合册》书法此图为清王素的书法《仕女书法合册》。除绘画外,王素能自作诗、擅书法、刻印。此册即是王素自绘自书。他“自谓书拙,每晨必练数百字,至老无间断。”王素大字似未见过,他练字大约是为了题画,故他的书法主要师承秀逸一路,如二王、董其昌,这倒与他的画风接近。观王素书法,虽很熟练,亦有风采,但乏个性,是为擅书者。

[专家点评] 明王铎 意临王羲之行草书轴

[专家点评]明王铎意临王羲之行草书轴此为王铎的“意临王羲之行草书轴”。纵横飘忽而奇崛恣肆的行草书轴为王铎意临王羲之书作,书作于1647年,即清顺治四年,此时的王铎已56岁,虽在朝廷身居高位,但其内心是痛苦的。就是在这种失意、空虚、悲哀、颓丧中,他以书法为寄托。从该行草书中,可见其书宗唐、宋诸家,而又大胆创新,藉书法来肆意宣泄自己的真实情感。王铎,字觉斯,号嵩樵,河南孟津人。

[专家点评] 清王文治 行书诗轴

[专家点评]清王文治行书诗轴此为王文治的“行书诗轴”。飘逸婉柔的点画和妩媚匀净的结体的行书诗轴系王文治自作的五言诗,是在乾隆辛丑年,与友人雅集吐纳烟云阁后,第二天所作。这是他中晚期的书作,那飘逸婉柔的点画和妩媚匀净的结体,无不透露出与笪重光、董其昌二人的传承关系。王文治一生以书法著称于世,他的书法主要学笪重光和董其昌,其书法俊丽潇洒、轻盈秀美,甚受乾隆帝的赏识和时人的珍爱。

[专家点评] 唐 彩绘驯鸟男伺壁画

[专家点评]唐彩绘驯鸟男伺壁画唐彩绘驯鸟男伺壁画(局部)关于汉和唐代的壁画,许多学者对于丧葬和政治的范畴都有许多研究。而唐代壁画由于...年代的记录完整,对于同时期其他绘画的年代断定,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帮助。而唐代同时期的壁画,由于地区的不同,也展现不同的艺术风格。这幅壁画中驯鸟男伺眉清目秀,戴朴头,穿圆领长袍,右肩之上停驻一只鹦鹉,十分善解人意,左手指划,侧身俯视,穿尖头鞋。

[专家点评] 宋 浮雕狮子纹砖

[专家点评]宋浮雕狮子纹砖狮子画像砖是我国流传较为广泛的一种建筑装饰。随着佛教的传入,狮子就作为一种灵兽,也是佛教的吉祥物。文殊菩萨也以狮子为坐骑。所以狮子的造像被大量运用于佛教寺院和石窟中。这件麦积山石窟的狮子纹画像砖,长32厘米,高16厘米,厚5.5厘米。整个造像,处于画像砖中心一个椭圆内,约占砖体的四分之三位置。

[专家点评] 宋 浮雕伽陵频伽鸟纹砖

[专家点评]宋浮雕伽陵频伽鸟纹砖此画像砖长33厘米,宽17厘米,厚5厘米,现藏于天水麦积山石窟馆。迦陵频迦鸟是佛教中的乐舞之神,是西方极乐世界叫声最悦耳的神鸟。它出自印度神话和佛教传说,半人半鸟的神鸟,被作为佛前的乐舞供养。正面四分之三位置做一伽陵频迦鸟凸起图案,呈椭圆状。造像比例匀称,体态优美,富于装饰性。

[专家点评] 清林纾 北斗洞图轴

[专家点评]清林纾北斗洞图轴此图为清林纾的“北斗洞”图轴。纵91.5厘米,横48厘米。此幅是画家晚年的记游之作。枯笔披麻,浅绛敷青,还用平涂法染天空,似吸收了西洋画法,颇富形式感的山石结体又似董其昌。读画复读其题记,仿佛体会到画家意欲追求一种不急不躁的秩序感。

[专家点评] 近现代金城 秋山雨后图轴

[专家点评]近现代金城秋山雨后图轴此图为近现代金城的“秋山雨后”图轴。金城,又名绍城,字拱北。金城是中国画家中较早接触西画者。他认为西方艺术与中国宋代绘画的精神暗合,由此他主张工笔为中国画学的正宗,而写意为别派。金城的山水画除了大量临摹古画外,许多创作都包含着他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和观察。

[专家点评] 近现代李斛 印度妇女像

[专家点评]近现代李斛印度妇女像此图为李斛的“印度妇女像”。纵58厘米,横43.5厘米。李斛,号柏风,四川大足人。50年代起任教于中央美院。作为徐悲鸿的学生,李斛深受乃师艺术主张的影响。李斛兼擅人物画和风景写生,人物肖像画尤其独到,形象准确,神态生动,既有西画立体感和明暗变化,又具中国画的水墨韵味。写生作品《印度妇女像》即其代表作之一。

[专家点评] 近现代张大千 江风秋叶图

[专家点评]近现代张大千江风秋叶图此为张大千的“江风秋艳图”。此画长148厘米,宽82.5厘米,为纸本设色。该画笔法秀挺,线条细腻,设色艳雅,布局架构疏密得体,红花绿叶相映成辉。可以说,张大千这一为绘画莲花状物寄情所独创的表达技法与意念,既是他一生不断探索、磨练、追求而达到高超绘画艺术的生动体现,更是他风流倜傥,豪迈不羁,潇洒看人生的绝妙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