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安画派的一点思考 对新安画派的一点思考时至今日当我们再次提出对传统的文化的重新认识和对经典的再梳理时,可能会被一些人嗤笑,觉得好像早过时了。当我们发现明清新安画家中无“达”人时,则又对“穷”“隐”的理解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因而我们现今对传统文化艺术把握的失误和偏颇以及对东西方两种不同哲学思想的猜忌与攀附,无疑是我们一些人产生激进思潮或迷茫的根源。传统文化的延续是一个民族兴旺延续的象征之一。
隽美古雅的明清雕花板 隽美古雅的明清雕花板虽然,明清雕花板尽是一些旧宅建筑的构件和屋内的老家具隔板残件组成,但历经沧桑和风雨,其深厚浓郁的传统文化内涵,至今,被世人所青睐和追捧。尤其近来收藏事业兴盛,房产业飘红,昔日并不被古玩界看好的破旧雕花板,却拂去尘垢,大放异彩。明清木雕主要包括建筑构件和家具上饰雕两个部分。明清时期木雕所表现的文化内涵与主题,十分广泛,包罗万象。不愧为前辈留给后人的一份丰厚文化遗产。
新水墨:超越传统还是投机取巧? 可以说新水墨风头正劲。新水墨到底应该作何评价?但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言,如果说新水墨是投机,那么白话文是否也是投机呢?用原有的中国画的标准来评价现代水墨,是价值标准的错位。此外,以肢体行为艺术纳入新水墨创作的也不乏作品。
瓷与画对话很“ ... ” 瓷与画对话很“...”众所周知,景德镇的瓷器历史悠久,天下闻名。中国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王邦华认为景德镇现代陶瓷衰落的原因主要是缺乏精品意识。瓷与画历来关系紧密历史上,景德镇陶瓷与中国绘画关系紧密,相互影响,明清以来尤其明显。画瓷为什么这么热景德镇与画家的对话,随着时代变迁,悄然变化。与过去相比,与画家们直接对话的瓷艺工人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没有接受过教育的工匠。
收藏家法伯:中国画情节 收藏家法伯:中国画情节国际著名美术作品收藏家霍华德-法伯直到90年代中期收集了美国近代美术作品,后来以收集中国和古巴的现代美术作品而闻名于世。他所藏的44幅中国当代画作品10月将交付伦敦菲利浦斯拍卖公司举办的“法伯藏品拍卖会”进行拍卖。法伯作为收藏家对时下名扬四海的中国当代美术有什么看法,他疯狂地买画是为了什么,怎样才能成为优秀收藏家,对这些问题请教了法伯先生。
书法与养生 书法与养生翻开浩瀚的中国书法史,我们发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著名的书法家高龄长寿者甚多。然而不容否认,练习书法,怡心养性,对人的身心健康的确大有裨益。从这一角度来看,书法与“心无异缘、意绝妄想、六窗寂静、端坐默究”的佛家禅定功夫并无二致,又与讲究调息、凝神入静、以意导气,通过养气来调动人体内的本能力量的气功如出一辙。看来,把书法精品比为“特健药”实不为过。
海派绘画发展的三个阶段 海派绘画发展的三个阶段2009年上海艺博会准备把上海本土的海派书画艺术作为展示的一大亮点。海派绘画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重要的篇章,迄今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上海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龙头,“面向世界,接轨国际”的风云际会,把海派绘画引入到第三阶段。嗣后,各种经营、收藏书画艺术品的画廊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为上海的文化建设和海派绘画的发展打下了“体制外”的坚实基础。
中国画坛“五百年第一人” 中国画坛“五百年第一人”艺术品,无论如何被售卖,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的特殊属性注定其必须具有艺术性、学术性和历史性。这就是张大千的绘画艺术之所以被徐悲鸿先生称之为“为现代绘画生色”的根本之所在。如果没有“敦煌寻源”这一前无古人的壮举,没有对敦煌艺术的广收博取,张大千是不可能成为中国画坛“五百年来第一人”。1949年以后,张大千前往海外,从此一别祖国数十载。
黑纸扇传统书画与创作 黑纸扇传统书画与创作黑纸扇在我国久负盛名,它流行于清朝中期,光绪年间曾多次作为杭州特产进贡朝庭,故又称为“贡扇”,是杭扇中最具代表性的精品。其次,黑纸扇书画形式多样、技法独特。黑纸扇工笔花鸟画的成功,为传统黑纸扇绘画增添了青春活力。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黑纸扇书画,人们很容易发现它与生俱来的传统模式正束缚着自己前进的步伐。
水墨画在当今中国 水墨画在当今中国“墨分五色”是北京索家村国际艺术营里的一个新水墨展,贾平西、王川、王中、谭军、阴澍雨、方天园——从30年代生人的画家到“70后”艺术家,以不同的性格展示了当今中国的水墨状况。但在相当一个时期内,人们常常将水墨画、文人画甚至与中国画混为一谈。论当今水墨画的现状,避不开上世纪中国画的历史,几乎可以说,今日中国水墨画出现的诸多问题,都是在上世纪20年代开始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