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明代文人画家陈沂及其《龙江晓饯图》

明代文人画家陈沂及其《龙江晓饯图》“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名川大山,古往今来一直倍受许多士子才人的追求与向往。明代中叶文人陈沂创作的《龙江晓饯图》画卷,就是一幅比较典型的饯行送别佳作。后人还将陈沂与顾、王韦、朱应登,共同誉为文坛“江东四大家”。其中陈沂亲题卷首“龙江晓饯”并且作图,艺术而生动地再现了金陵城北仪凤门、龙江关一带的山川胜境。

明代画家项圣谟的艺术及市场行情

明代画家项圣谟的艺术及市场行情项圣谟是明末清初画坛上独树一帜的著名画家,有“项松”和“项松之名满东南”的称誉。有专家认为,项圣谟的画有两点最值得称道,也是当时其他画家所不及的。在市场上,项圣谟生前就靠卖画自给,故他的书画作品很早就在民间市场上流通。现海内外市场上只要有项圣谟的精品亮相,势必会吸引藏家的青睐,加上目前通货膨胀高起,故项圣谟作品迭创天价是值得期待的。

漫话弘一法师其人其书

漫话弘一法师其人其书提起李叔同或是弘一法师,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艺术天才雄视古今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号息霜,出家后法名演音,字弘一,暮年号晚清老人,平生所用笔名别号有二百余,浙江平湖人。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他广泛引进西方的美术派别和艺术思潮,组织西洋画研究会,其撰写的《西洋美术史》《欧洲文学之概观》《石膏模型用法》等著述,皆创下同时期国人研究之第一。

清代陈崇光《仿大痴秋山叠巘图》赏析

清代陈崇光《仿大痴秋山叠巘图》赏析清代中期,以“扬州八怪”为主的扬州画派,他们以大胆的创新精神,给萎糜的中国画坛注入了生机。今江苏省淮安市博物馆收藏的《仿大痴秋山叠巘图》,就是他在光绪二年的作品,从中可欣赏其高超的书画艺术。陈崇光《仿大痴秋山叠巘图》,纵140厘米,横50厘米,纸本,水墨山水画。此图虽是仿大痴《秋山叠巘图》,但已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参入己意,借古人技法来表现自己的艺术趣味和创作理想。

清方琮《仿黄公望山水轴》赏析

清方琮《仿黄公望山水轴》赏析方琮,是清朝乾隆时期的宫廷画家,生卒年不详,其姓名见于画史记载,如胡敬《国朝院画录》卷下云“方琮,字黄山,张宗苍弟子工山水。《石渠》著录四十有八。”因此,方琮是清代宫廷中一位比较重要的画家,但就是这样的一位画家,却和淮阴有过交往,现淮安市博物馆收藏的《仿黄公望山水轴》就是证据之一。《仿黄公望山水轴》纵144厘米,横60厘米,纸本。

吴作人的绘画艺术及其市场前景

吴作人的绘画艺术及其市场前景被徐悲鸿誉为“中国艺坛代表人之一”的吴作人,是一位大胆创新、成就卓著,并享有国际声誉的艺术大师和杰出的美术教育家。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极大地激发了吴作人的创作热情,诞生了大量为人民大众所喜爱的绘画作品。吴作人创作的油画,大略可分为现实性题材与静物、风景两大类犁。新中国成立后,吴作人的油画风格发生了鲜明的转变。

追逐一场名人围观的盛宴

追逐一场名人围观的盛宴2010年11月20日,是一个诡异的日子。笔者对这两位为草书《平安帖》鉴定专家的辩解,无意追究他们学术上的漏洞,如果这幅作品是国家级博物馆收藏,专家出具这样的鉴定结论,无异于一场重大的责任事故。网上参与这场攻击的人士,既有业内藏头露尾不便出面的学术高手,也有草根阶层的质朴、又缺乏证据链条的艺术直觉。这也是一个相对公允的结论,因为当时并不涉及市场的交易。

中国书画使用材料有哪些?

正从古至今,中国书画作画使用的材料总是伴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由最开始的墙壁一直演变到常用的纸、绢本,再到在其他介质上作画,其作画材料的范围是越来越宽泛,不同的材质能表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如纸、绢、帛、扇、陶瓷、碗碟、镜屏等物,常见的有下列几种:绢本:将字画绘制在绢、绫或者丝织物上,称为绢本。圆扇也有绢本、纸本之分。西方盛行的圣诞卡等,用中国字画作图案者甚为普遍。

明代女画家文俶作品赏析

明代女画家文俶作品赏析明清时期,由于城市经济的复苏与社会思潮的趋新,古代女性绘画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无论是关于女性画家及其艺术的记述,还是女画家的人数、作品数量都超越前代,在绘画技艺表现上更是远胜于以往各代女画家。其中晚明苏州著名女画家文俶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传世作品《花鸟图》、《萱石图》等皆是不朽的精品杰构。

读明代佚名《竹林论画图》

读明代佚名《竹林论画图》宽畅的庭院散发着梧桐的清香,缕缕微风送来翠竹的温凉。这是《中国历代绘画·西安美术学院珍藏》中明代佚名《竹林论画图》给读者展示的第一意境。西安美术学院珍藏明代佚名《竹林论画图》,是一幅工笔人物画。此帧《竹林论画图》,老者五人,皆是高隐之辈,相约而至,讨论画理。这幅明代佚名《竹林论画图》,表现的是宋代雅士闲情生活的场面。《竹林论画图》其造型特色之一:俯视构图,气氛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