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

8个值得回味的佛理小故事

很多佛理故事,都是用简单的生活细节来点醒世人1、求人不如求己:一人去寺庙参拜观音菩萨,几叩首后,这人突然发现身边一人也在参拜,且模样与供台上的观音菩萨一模一样。苏东坡笑着对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堆牛屎。”苏东坡以为他胜利了,回家后沾沾自喜地和他妹妹苏小妹谈起了这件事。

十大禅宗故事:总有一则让你受益终身

在赵州禅师话语之中,这位僧人有所省悟。这些日常的喝茶吃饭,与禅宗的精神没有丝毫的背离。道一听了怀让禅师的教诲,如饮醍醐,通身舒畅。吃完饭后,弘一大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喝。弘一大师笑着说:“开水虽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十大禅宗故事总有一个能受益

在赵州禅师话语之中,这位僧人有所省悟。这些日常的喝茶吃饭,与禅宗的精神没有丝毫的背离。他看到弘一法师吃饭时,只有一道咸菜。吃完饭后,弘一大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喝。苏东坡以为祥师一定是对自己的禅境大表赞赏,急忙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两个字:放屁。

太可怕了!禅定中发现的投胎转世的惊天秘密!

苏东坡一迷糊,就跳上车,坐在了美女中间。等苏东坡清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是一头嗷嗷待哺的小猪。佛印大师入定观察,明白了苏东坡的糊涂事。等老妇人从禅定中出来,她感到极度的不安,因为她知道她的侄女当时已怀孕一个多月了,因此她前来请教阿迦曼尊者,准备听取他的忠告。

修行,从心开始

修行,从心开始有一天,佛印禅师和苏东坡在禅堂打坐。苏东坡以为胜过佛印禅师一回,洋洋得意,逢人夸口自己的聪明,让佛印禅师哑口无言。修行不是逞口舌之能,更不是在语言上针锋相对。修行品质的好坏,决定在心地工夫上,减少比较分别的染习,离却凡夫心,入如来行。心中的毒草,就是我们的胜负得失,比较分别的妄想,就像佛印与苏东坡,以佛心看人、看万物,一切是佛的庄严显现;以粪屎心观人观万物,一切都充满臭秽污浊。

23 求人不如求己

23求人不如求己佛印了元禅师与苏东坡,一起在郊外散步时,途中看到一座马头观音的石像,佛印立即合掌礼拜观音。苏东坡看到这种情形不解地问:“观音本来是我们要礼拜的对象,为何他的手上与我们同样挂着念珠而合掌念佛,观音到底在念谁呢?”吾人不知道自己拥有无尽的宝藏,不求诸己,但求诸人,希求别人的关爱,别人的提携,稍有不能满足所求,即灰心失望。只要自己条件具备,不求而有。

30 八风吹不动

30八风吹不动宋朝苏东坡居士在江北瓜州地方任职,和江南金山寺只一江之隔,他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一日,自觉修持有得,撰诗一首,派遣书僮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禅师呵呵大笑说:“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呢?”苏东坡惭愧不已。

36 像牛粪

36像牛粪宋代苏东坡到金山寺和佛印禅师打坐参禅,苏东坡觉得身心通畅,于是问禅师道:“禅师!你看我坐的样子怎么样?”苏东坡从来不放过嘲弄禅师的机会,马上回答说:“像一堆牛粪!”苏小妹天资超人,才华出众,她听了苏东坡得意的叙述之后,正色说:“哥哥!你输了!禅师的心中如佛,所以他看你如佛,而你心中像牛粪,所以你看禅师才像牛粪!”

东坡饼

东坡饼苏东坡来到黄州,住在江边上一个叫临皋亭的地方。苏东坡买“为甚酥”的事传到参寥那里,他知道苏东坡喜欢油酥点心,每当预料苏东坡要去安国寺,就事先做好油酥饼等他。可往往不凑巧,他做好油酥饼,苏东坡偏偏没有去,油酥饼搁上一天半天,脆的变成软的,不酥不香,很不好吃。于是,苏东坡设计了一种“千层饼”,参寥试作成功了。从此以后,黄州就有了“东坡饼”招待贵宾的风俗。同时,“东坡饼”也被当作旅游小吃。

东坡肉的由来

至今人们仍称西湖那条湖堤为“苏堤”,相传“东坡肉”的流传还与修“苏堤”有关。可见“东坡肉”的研究工作是在谪居黄州时开始的。苏东坡则吩咐家人:把猪肉烧好后连黄酒一起送到工地慰劳民工。此事一时传为佳话,消息不胫而走,人们纷纷传颂苏东坡的功德,同时也纷纷仿效他的烹调技法,从此,“东坡肉”也就成了杭州的传统名菜,名扬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