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

心灵小品 禅语故事

心灵小品禅语故事禅语故事禅是不能讲的。禅的境界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与思维言说的层次不同,禅是悟的。一日饭后,小和尚在洗碗,突然把碗打破了一个。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小和尚急的跳脚。几叩首后,这人突然发现身边一人也在参拜,且模样与供台上的观音菩萨一模一样。一休禅师自幼就很聪明。一天,他无意中将它打破了,内心感到非常愧疚。

苏东坡访八仙

传说苏东坡在登州做官时,想拜访八仙,但不知道到哪儿找。三月初三一大早,苏东坡就上了蓬莱阁,东游西逛也没见着八仙的影儿。苏东坡才高八斗之士,可近前一看棋局,则脸老翁见苏东坡来就招手请他做裁判。苏东坡一听诧异不已:他怎么知道我是来找人的?红脸老翁一指苏东坡:“这儿还有一位呢。”老叫化瞥了苏东坡一眼,说:“那就一块儿来吧。”那两位白发老翁倒是直让苏东坡,可苏东坡哪敢吃?

游戏人间的佛印禅师

宋朝着名诗僧中,当以与诗人苏东坡交游的佛印禅师最特出。两人因此争论不休,便请佛印禅师来评定是非。不分高下,没有对错,不落两边的答案,这正是佛印禅师禅机妙用的善巧风格。又有一次,苏东坡做了一首诗,洋洋得意,自认为悟境深远,就派书僮过江,送给对岸金山寺的佛印禅师印证,诗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宋神宗钦仰他的道风,特赐以高丽磨衲、金钵,赐号“佛印禅师”。

佛陀的教育(二)

念佛的人,因为生死心切,虽然六根对境,不被六尘所迷,等於不见不闻,这是事实。这是根据《阿弥陀经》的一段经文而规定的,经文说:“若有善男子,善女子,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母亲节谈贤母孝子的故事

母亲节谈贤母孝子的故事奕采母亲节是七十三年前,也就是公元一九一九年,由美国的迦维斯小姐所发起的,当时发起的目的,是为了安慰在一九一四年到一九一八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将士的妻子和母亲,规定以每年五月第二周的第一天作为纪念日,後来由基督教推广到世界各国,凡是母亲健在的,胸前佩戴红花,母亲已经过世的人,就佩戴白花。此外孟母的断机教子也是一件使人震惊感动的故事。

坐哪里

苏东坡一向好禅,马上机锋相对,回答禅师说:“既然此间无坐处,我就以禅师四大五蕴之身为座。”禅师看到苏东坡与他论禅,微笑着说:“学士!我有一个问题问你,如果你回答得出,那么我老和尚的身体就当你的座位;如果你回答不出来,那么你身上的玉带就要留在本寺做为纪念。”苏东坡一向自命不凡,以为必胜无疑,便答应了禅师的条件。苏东坡一时为之语塞。

佛陀的教育 十一 苏东坡与佛印

所以,今天的讲题,就定为《苏东坡与佛印》。在魏学先生的《核舟记》那篇文章里面,会描写一只核刻的船,刻着苏东坡赤壁的故事,有“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有一天,苏东坡穿着整齐的官服,过江来拜访佛印禅师。

苏东坡轮回故事

苏东坡轮回故事转自香港宝莲寺网生命是轮回的,很多人或多或少能够知道自己的前世,这在修炼文化较为普遍的古代就更为常见,苏东坡就是其中一例。三人非常高兴,一路小跑赶到城外二十里的建山寺等苏东坡。从时间、地点和多人相似的梦来看,苏东坡是五戒和尚转世已经无异议了。自身的亲身遭遇,加上佛印的不断劝化点悟,苏东坡终于醒悟,不但深信因果轮回之说,而且崇信佛法,潜心修炼。

苏东坡原来是僧人投胎转世

苏东坡原来是僧人投胎转世生命是轮回的,很多人或多或少能够知道自己的前世,这在修炼文化较为普遍的古代就更为常见,苏东坡就是其中一例。从时间、地点和多人相似的梦来看,苏东坡是五戒和尚转世已经无异议了。苏东坡总是喜欢穿僧衣,这可能这是前世因缘所致。苏东坡对参寥说道:“我前世是山中的僧人,曾经就在这所寺院中。”到了这一世,五戒投胎成了苏东坡,而明悟就是苏东坡的好朋友佛印和尚。

以恶易好,有损阴德

苏东坡珍藏了一块美玉。有位名叫章持的人,请求苏东坡让他观赏,可是章持暗中以燕石偷换苏东坡的美玉。苏东坡没有发觉,抵达黄州后,打开玉箧一看,才知道被章持换走了,苏东坡只笑了一笑。不久,章持死在台州,不知道那块美玉现在又归何人所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