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

我们太容易为了面子而动怒

我们太容易为了面子而动怒苏东坡在瓜州任职的时候,曾与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成为至交,他们经常在一起谈禅论道,生活得十分快活。佛印看了他写的诗后,笑着在上面写了“放屁”两个字,然后就叫书童带回去给苏东坡看。苏东坡看了批文以后恼怒不已,马上动身去找禅师理论。虚荣心容易使你敏感,令你变得计较,为了维护你自己的面子,哪怕是别人对你的一点点冒犯,一点点批评,也会令你大为光火,恼怒不已,从而...死了自己的快乐。

安然不动,泰然处之

安然不动,泰然处之旁白:话说学贯古今的苏东坡苏大居士一天正在修习禅定。佛印禅师(看诗):八风吹不动?(众笑)佛印禅师:好一个八风吹不动啊,怎么被我放了四个屁就吹过江来了?

心中有佛,处处是佛

心中有佛,处处是佛看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是实凡夫。拉比的妻子告诉他。高尚的人心中都是高尚的愿望,卑劣的人心中尽是肮脏的想法。苏东坡和佛印是老朋友,经常一起参禅悟道。但苏东坡终究不是佛门中人,对于佛法的领悟总赶不上佛印,屡屡被佛印比下去。生活的质量取决于人生的态度,心中有阳光,生活便处处都灿烂;心中有爱,便处处有温暖;心中有善,处处是善;心中有佛,处处是佛。

从苏东坡的口头禅功夫说起

从苏东坡的口头禅功夫说起据说,著名诗人苏东坡十分喜欢参禅悟道,他与一个叫做佛印的禅师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天,苏东坡写了一首诗,想显示一下自己的禅修功夫和境界。苏东坡本以为自己的诗会受到佛印的赞赏,不料竟是这个结果,大发脾气,立即乘舟过江来与佛印理论。作为一个诗人,苏东坡的诗词豪放、空灵、凝重,其艺术境界很高,对中国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开悟人生!值得静心一看的20个佛教经典故事

“来吧,姑娘,”坦山说道,然后就把那位姑娘抱过了泥路,放下后又继续赶路。一路上,道友一直闷声不响,最后终于按捺不住,向坦山发问:“我们出家人不近女色,特别是年轻貌美的女子,那是很危险的,你为什么要那样做?”坦山答道,“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还抱着吗?”

苏东坡的前身

苏东坡和佛教的渊源非常深厚,他和方外朋友过往也非常亲密。在居士分灯录里,记载东坡前生为五祖戒和尚的典故。苏轼的母亲刚刚怀孕他的时候,梦见一位身躯瘠瘦、眼睛眇细的出家人,后来就生下了苏轼。三人于是把梦境告诉苏轼,苏轼就回答自己七、八岁的时候,曾梦见自己身为僧侣,往来行化于陕右一带。细问之下,苏轼当年刚好四十九岁,大家终于了悟五祖戒和尚原来就是苏轼的前身。

一首偈子——八风吹不动

苏东坡被派遣到江北瓜州任职,和他的好朋友佛印禅师所住的金山寺只隔着一条江。有一天,苏东坡坐禅欣然有得,便做了一首偈子,来表达他的境界,并且很得意地派书僮过江把偈子送给禅师,并嘱咐书僮看看禅师是否有什么表扬的话?禅师听了呵呵大笑地说:“你不是八风吹不动吗?怎么让我一屁就打过江来。”

苏东坡与禅师

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有一个方外知己佛印禅师。有一日两人在杭州同游,苏东坡看到一座峻峭的山峰,就问佛印禅师:"这是什么山?"后来两人走到了天竺寺,苏东坡看到寺内的观音菩萨手里拿着念珠,就问佛印说:"观音菩萨既然是佛,为什么还拿念珠,到底是什么意思?

你以为你是谁?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后来,萧伯纳对他人讲,人,切不可把自己看得过重。然后,苏东坡脱下鞋袜,为村姑让了路。总统里根,虽贵为总统,却能够把自己“看轻”。这位学贯中西的学者,竟然能够如此看轻自己,也许,正是他成为当代学人榜样的原因之一。不依不饶的她本以为丈夫不会同意。一周之后,妻子主动找丈夫要求复婚,被丈夫拒绝了。她太高估了自己,以为丈夫会非她不娶呢!

苏东坡逗长老

一日中午,苏东坡去拜访一位老和尚。老和尚正忙着作菜,刚把煮好的鱼端上桌,就听到小和尚禀报:苏东坡先生来访。和尚怕把吃鱼的秘密暴露,情急生智,把鱼扣在一口磬中,便急忙出门迎接客人。两人同至禅房喝茶,苏东坡喝茶时,闻到阵阵鱼香,又见到桌上反扣的磬,心中有数了。因为磬是和尚做佛事用的一种打击乐器,平日都是口朝上,今日反扣着,必有蹊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