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

[专家点评] 明陈淳 草书白阳山诗(部份)

[专家点评]明陈淳草书白阳山诗(部份)此为明陈淳的《白阳山诗》。《白阳山诗》卷书体师米,圆润清媚,率意纵笔,稳健老成,是陈淳晚年之作。陈淳,初名淳,字道复,后以字行,别字复甫,自号白阳山人。书画受业于文徵明。擅写意花卉,与徐谓并称“青藤”、“白阳”,山水学米友仁。书工行草,是晚明狂草大家。

[专家点评] 明戚继光 草书送李小山归蓬莱诗

[专家点评]明戚继光草书送李小山归蓬莱诗此为明戚继光的《送李小山归蓬莱诗》。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腹号孟诸,山东蓬莱人。为保海疆,率军抵抗倭寇入侵,人称“戚家军”,战绩累累,升福建总督。此诗书是为送友人李小山即兴而作,用笔奔放骏朗,如领军战场,勇往直前,现意气风发之势。

[专家点评] 明宋濂 草书王诜烟江叠嶂图跋

[专家点评]明宋濂草书王诜烟江叠嶂图跋此为明宋濂的《王诜烟江叠嶂图跋》。宋濂,字景濂,呈潜溪,又号玄真子,祖居浙江金华,曾因擅长文学得到朱元璋重用。此图跋,用笔清丽婉约、激扬豪迈,行草相杂,使整篇气韵生动,有明代书法的典型风格。

[专家点评] 宋周越 行楷跋王著草书《千字文》

[专家点评]宋周越行楷跋王著草书《千字文》宋周越行楷跋王著草书《千字文》(局部)宋代的周越可谓大名鼎鼎,因为他曾是宋代大书法家黄庭坚、米芾、苏轼在书法学习上的老师或追崇者。不难看出,他们批评周越书法的一个关键字是“俗”。周越的书迹除了少数一些刻帖外,真迹目前只有这幅跋王著草书《千字文》,因为书写的对象和内容,决定了周越对此幅作品书写的认真态度,可以说能代表周越的真实水平。

[专家点评] 明王铎 草书自作五律之三

[专家点评]明王铎草书自作五律之三此为明王铎的“书法”。此幅整体看去为行书,个别字有草字出现,如“曲”、“随”、“熟”三个字。作品用笔雄迈,变化多姿,不落俗套,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收奇效于意想之外。中行最后一“掌”字将整幅作品撑住,更加重了整幅作品的份量,体现了王铎书法的个性和性格。

[专家点评] 近现代林散之 隶书联

[专家点评]近现代林散之隶书联林散之先生被誉为当代“草圣”,其草书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林散之先生的隶书成就亦极大,并不亚于其草书,但因作品少及人们对书体的偏见,使林散之的隶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林散之一生大量临帖,对汉隶十分重视,功力极深,此联已不拘于某碑,而是形成了林散之自己独特的风格,笔划有的舒展、有的紧结,生动活泼,线条质量极佳,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林散之生于江苏江浦乌江江家坂。

[专家点评] 明文徵明 草书诗卷(一)

[专家点评]明文徵明草书诗卷(一)明文徵明草书诗卷(二)明文徵明草书诗卷(三)明文徵明草书诗卷(四)明文徵明草书诗卷(五)明文徵明草书诗卷(六)明文徵明草书诗卷(七)明文徵明草书诗卷(八)此卷为文徵明的“草书诗卷”,纸本,纵29.5厘米、横133.4厘米。该卷书于明正德十四年,文徵明五十岁。文徵明正草隶篆四体皆能,但其总体风格倾向清秀、安详、理性成份较重,这对写狂草来讲并不是好事,故文徵明一生狂草作品并不多见。

[专家点评] 明邵弥 行草书十八札卷(局部一)

[专家点评]明邵弥行草书十八札卷(局部一)明邵弥行草书十八札卷(局部二)明邵弥行草书十八札卷(局部三)此卷是邵弥写给一位叫令和的十八件信札,装裱成一个卷子。邵弥书法学二米父子,楷书法钟繇,此卷后金俊明跋“僧弥书得髓二王,旁涉北海,并臻其胜,晚得戏入襄阳之室。姿致奕奕,更觉绝伦超群矣。”邵弥书法作品流传并不多,此卷对研究邵弥的书法洵有帮助。

[专家点评] 明文徵明 草书扇面

[专家点评]明文徵明草书扇面文徵明无疑是一位具有卓越艺术才能的才子,他不仅能画山水、花卉、人物,书法亦是兼擅多体,他的小楷、大字行书及小草书倍受人们的称许。这件草书扇面藏于广东省博物馆,纸本,纵17.7、横48厘米。与祝允明、唐寅、徐桢卿并称为“吴中四才子”。在绘画上,又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著有《甫田集》三十五卷。

[专家点评] 近现代于右任 草书手札(一)

[专家点评]近现代于右任草书手札(一)近现代于右任草书手札(二)近现代于右任草书手札(三)创建于本世纪初的复旦大学,是一座历史悠久、享有盛名的综合性高等学府。复旦大学档案馆藏有大量名人手札,曾编有《复旦大学档案馆藏名人手札选》一书行世,这里介绍的一封于右任先生手札即是其中之一。学者、教育家,复旦大学创始人,马先生逝于1939年,此函即书于当年。于右任名伯循,以字行,晚号太平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