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祖达摩 公元527年,梁大通元年,菩提达摩坐船来到中国。十月十九日,达摩自知与梁武帝法缘不合,就渡江到北魏去了。神光取刀断臂,达摩:“诸佛为求法,不把身体当身体,不把生命当生命。你断臂求法,也是一种很好的行为。”于是,神光慧可成为了禅宗二祖,接续了达摩祖师广度众生的事业。
达摩的发现 茶的发现,有一说是六朝时禅宗祖师达摩发现的。此说在日本和印度最盛。传说,一心修禅的达摩祖师,从印度远到中国来修禅,他发誓九年不睡觉,可他还是打瞌睡。有一次,达摩不留神睡着了,醒来后他对自己非常生气,就把自己的眼皮割了下来,随手丢到身边的地上。想不到,不久,就在他丢眼皮的地方居然长出棵小树。以后达摩想打瞌睡时,就摘这棵小树上的叶子咀嚼,就不想睡了。就这样,小树叶子能提神的事,流传开了。
达摩难陀长老:为什么要忧虑 达摩难陀长老淡定说:“这是我们所要面对的,疾病是自然现象,若我们心将它看得太严重及过度忧虑,无疑是在制造问题。”达摩难陀长老没有接受化疗,而在梳邦专科医院采取先进的放射治疗。当然,达摩难陀长老不排除运动的好处,认为就算是简单的挥动手足皆对健康有益,不过更重要的是如何照顾这一颗心。那年,达摩难陀长老突然间心脏病发作,一度心跳停止,护士急忙唤来医生,以心脏电击器抢救,将他送入加护病房。
达摩“四道行”的人生哲理(安小悦) 达摩“四道行”的人生哲理安小悦达摩大师来中国以后,为了教育其弟子创立了达摩禅,还特别立了“四道行”,要求弟子时时刻刻锻炼自己,在生活中体验、磨练,久之定力必增,慧性也就展示出来。达摩“四道行”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对我们为人处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下面笔者就对“四道行”蕴涵的人生哲理略作介绍。四道行中的第二个法则是“随缘行”。达摩提示的第四个禅法是“称法行”。
佛经故事:达摩祖师拆茅棚 于是达摩祖师就开始去建茅棚,经过一段时间的失败,然后总结经验,终于亲自盖起了一座茅棚,连送饭的人都为他高兴。看着自己辛辛苦苦搭建的茅棚,达摩祖师却忽然有所感悟,赶忙起身把他自己亲手搭建的这个茅棚拆掉了。
达摩一苇渡江 达摩心想,一个年迈老人可以踩苇过江,我为何不能呢?于是便恭恭敬敬请求说:“老人家,请赐一苇渡我过江。”达摩双手接过,告别老人后来到江边把芦苇往江面上—放,轻轻踏上芦苇,顺顺当当过了长江。当他来到金陵打听时,发现达摩已经渡江北上。当他来到江边时,看见达摩正脚踩一根芦苇过江,而且平平安安登上对岸。
达摩祖师与空相寺 达摩祖师与空相寺>我在朋友那里“碰到”了达摩祖师,画像上的他有着波浪卷的黑发,深邃、清澈、和善的眼目,浓密的胡须,宽大的白袍,清逸而超然物外。皇帝命人启开达摩祖师的坟墓,空空的棺材里只剩下一只草鞋。以前我只知道农历十月初五达摩祖师纪念大典甚为隆重,中外佛教人士纷纷来空相寺寻根朝圣,因为达摩是佛教禅宗的初祖。此时,我已经对达摩祖师充满深深地敬意和感激。
达摩祖师拆茅棚 于是达摩祖师就开始去建茅棚,经过一段时间的失败,然后总结经验,终于亲自盖起了一座茅棚,连送饭的人都为他高兴。但是看着达摩祖师的这个成果的时候,达摩祖师却自己又若有所悟地起身,把他自己亲手搭建的这个茅棚拆掉了。
不死之法 不死之法打落门牙和血吞>菩提达摩从广州登陆,便到金陵(南京),经过神光法师讲经的地方,进去问神光,“你在这里做什么?”达摩不忍心令这地方的人受荒旱之苦,乃将两颗牙吞到肚中。神光向无常鬼恳求说,“无常居士,请你慈悲,行个方便,我去跟那位黑和尚学不死之法,可以吗?”神光乃日夜向北方追赶达摩,最后追到熊耳山,见达摩在山洞中面壁入定,乃向达摩顶礼忏悔,跪了九年,才得不死之法,成为禅宗二祖。
达摩祖师度鹦鹉 祖师们代代相传,传到廿八代,即菩提达摩祖师。达摩祖师见到当时的印度人根性尚未成熟,而中国人的根性却成熟了,能接受大乘法,于是从印度飘洋过海,在广州登陆。达摩祖师乃专程去南京,本欲先度神光。达摩祖师虽然被打掉两颗牙齿,但基于慈悲心不愿人民受苦,没有把牙齿吐到地下,而是往肚子里吞了。既然话不投机半句多,达摩祖师见到现在与神光下契,便向河南嵩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