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难陀长老:佛陀在哪里 当神面对问题时,他们会询问佛陀。同时,他也没有表示是另一个佛陀的化身。因为,佛陀根本不是由另一个佛陀创造的,自然不会是他的化身。佛陀涅盘前,许多人携带鲜花前来礼佛,佛陀一一婉拒。而今,世界各地都创造了多种不同的佛陀形象。佛陀涅盘百多年后,有一位知名的僧人叫乌巴库塔,深受欢迎。
只履西归:菩提达摩手携只履翩翩独逝 菩提达摩手携只履翩翩独逝传说达摩将衣钵法器传给慧可以后,便离开少林去禹门,禅栖在干圣寺,于东魏孝静帝天平三年端坐而逝。达摩圆寂,世人震惊。然而东魏使臣宋云因事出使西域,许久未归,对达摩圆寂的事一无所知。现在少林寺碑廊内,还有一块《达摩只履西归圆碑》,上边刻有四句话:“达摩入灭太和年,熊耳山中塔庙全。不是宋云葱岭见,谁知只履去西天。”
天鹅媒 那罗见天鹅美丽,就蹑手蹑脚走过去捉住一只。天鹅的话正合那罗的心思,他一松手放开了天鹅。于是这群天鹅振翅向毗德尔跋国飞去。达摩衍蒂正和一群女友、宫女在花园中游玩,见落下来一群天鹅,只只红冠白羽,非常漂亮。姑娘们都欢叫起来,纷纷追赶天鹅,想捉住她们。
二十四禅图文之断臂求法 禅宗二祖慧可禅师,青年时为人豁达豪爽,博览群书,因不满足于儒道易数,四处访贤求道。慧可虽时时伺机参问,但达摩时常面壁禅坐,并不向其开示。深冬季节,一日,天降大雪,慧可仍然挺立在洞外风雪之中。怎料,慧可竟然以刀自断左臂,并置于达摩祖师面前,以表决心。慧可这些坚定求法的举动最终得到了达摩祖师的认可,并赐法名“慧可”。此后,慧可跟随达摩祖师,朝夕参学修行,长达九年,终于得其心要,继承衣法。
7 什么冤仇 7什么冤仇中国禅宗初祖达摩祖师的坟墓,在今河南省熊耳山的吴坡。有一位禅僧,从来没有见过达摩祖师的面,但是他却甘愿为达摩祖师终身守墓。这座达摩祖师的坟墓,唐代宗时,曾赐颁“圆觉大师空观之塔”的封号,所以大家称这位守墓的禅僧为塔主。塔主听后非常不解地问道:“请问大德!佛陀及祖师与你有什么冤仇?”塔主一听,茫然不知所答。塔主终于言下大悟。
达摩祖师介绍:释迦牟尼和达摩祖师是怎样的关系? 菩提达摩是南天竺人(印度),南朝梁·普通年中(520~526,一说南朝宋末)来中国。达摩祖师,原印度人,原名菩提多罗,后改名菩提达摩,主要宣扬二入四行禅法,是中国禅宗的始祖,达摩祖师的思想,对中华文化起了很大的影响。通称达摩,又称初祖达摩或初祖菩提...
11 慧可安心 11慧可安心神光慧可禅师翻山越岭来到嵩山少林寺,拜谒达摩祖师,要求开示,并请为入室弟子,达摩西壁...,不理不睬,神光于是在门外伫候,时值风雪漫天,过了很久,雪深及膝。神光听此诲励,即以刀断臂在达摩座前。神光慧可于找不到处,而有一个转身入处,终于豁然大悟,我们的烦恼本空,罪业本无自性,识心寂灭,没有妄想动念处,就是正觉,就是佛道。
达摩的事迹与传说 一般认为,记载达摩事迹最早的也是比较可信的典籍当推北魏杨衒之撰《洛阳伽蓝记》(卷一)和唐道宣撰《续高僧传·菩提达摩传》,而又以后者较为详细。达摩却说无功德。关于达摩晚年的事迹,传说他遇毒而逝,葬于熊耳山;又传魏使宋云自西域回国时在葱岭遇见达摩,时达摩手携只履翩翩独逝,这就是“只履西归”的传说。因此达摩在中土的行程由南向北也可成立。
什么才是真正的功德 武帝这样问的时候,心中一定觉得自己功德圆满,他为佛门做了那么多的事情,难道没有功德吗?梁武帝造寺度僧,布施设斋,为什么达摩还要说他没有功德?他的行为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许多人帮助别人,捐出自己的钱物,确实是在做好事,问题在于,梁武帝与其他许许多多的人一样,做好事时起心寻求回报,所以,仍不是最终的觉悟。
达摩祖师圆寂后的超级灵异事件 达摩的死,是当时人所共知的事。魏国有一位大臣名叫宋云,奉命出使西域,他数年在外,对于达摩的圆寂的事当然一无所知。公务完毕,在闲谈中,宋云无意中谈到了他在葱岭遇见达摩一事。魏孝静帝问宋云,葱岭见到达摩有无此事。大臣回京把情况如实奏禀,魏孝静帝才相信宋云所讲是实情,达摩祖师圆寂以后,真是手里掂着一只鞋子归天竺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