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小乘的分别 佛因为他发心不大,所以名为小乘。况且大乘小乘只在发心处论。如同行一事,发大菩提心,即是大乘;发自利之心,即是小乘;非小乘与大乘,各另有所行的事。然大乘道大,有小乘人不堪担荷者,我辈但发自利利他之大菩提心,修行世善,一心念佛,即是绝对待无等伦的大乘。
八龄龙女即身成佛 灵鷲山上龙女现身在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中,有一段叙述八龄龙女即身成佛的故事。有一天,大智慧的文殊菩萨,端坐在千叶的大莲花之上,出现在娑罗竭龙王的宫中,他代表佛陀宣说微妙的法理,八岁的龙女,深深的被感动,他仰慕思念佛陀,请求文殊菩萨即刻带她到灵鷲山去礼拜佛陀,听闻佛法。现在,尤其一个才八岁的龙女,他那里相信她很快的成佛呢?年轻的妇女不要自暴自弃,八岁的龙女成佛,实在可以增强妇女的信心。。
妙音龙多加参(阿秋)仁波切开示----放生之甚深含义 为正法重兴于世,奠定了最为稳固的基础。由于阿秋法王及其诸大弟子,是末世中稀有的实修派大德,这些不可思议解脱菩萨和佛的化身,住世的目的即在住持佛陀的正法,回向中以阿秋法王代表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乃至世出世间一切大善知识,其稀有殊胜的弟子之首普扎上师和阿耸上师等代表辅助一切佛及大善知识承办一切利生事业的佛前的大弟子之意。
观音菩萨传说之《大悲经》 此时观世音菩萨,放大光明普照十方无量无边的三千大千世界,自己说明自己于过去无量亿劫前,在千光王静住如来处所,承受学习‘大悲心大陀罗尼’,即刻从初地菩萨顿时超越到第八地菩萨,应时具足千手千眼。因此观世音菩萨发誓愿说:“假使有众生,能受持读诵大悲神咒者,若不能往生诸佛清净国土者,我即发誓不成无上正等正觉。”
观音菩萨“男身女相”的传说 胡僧鸠罗菩谛言道:“贫僧所带二佛像,内有观世音菩萨,专司救度断绝男根之人,故又被称为‘中人菩萨’,殊胜之至。”而且,经过这几十年战乱,黎民早已依据外型,以为观世音菩萨是女身菩萨,故而其造像演变得更像女性,而几乎没有男性特征。而观世音菩萨的女身形象,也一直流传至今。后来更是依外型而敷衍出“男身女相”、“送子观音”等种种穿凿附会之说。但是,观世音菩萨却一枝独秀,以窈窕之相点缀佛门。
三面观音的来历 传说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化身,除了杨柳观音、施药观音、鱼篮观音外,还有三面观音等。一天,观音菩萨化作村妇的模样,手拿一个锦匣,内中装一面青铜宝镜,在洛阳街头叫卖。众人这才明白原来是观音菩萨来点化众人。只是这尊菩萨像有三面,正面是菩萨面,左面是大愤怒面,右面是含嗔面,手中则持着一面宝镜,世人称之为“三面观音”或者“游戏三昧观音”。
“第二代释迦”龙树菩萨 龙树菩萨龙树菩萨,又译龙猛、龙胜,在印度佛教史上被誉为“第二代释迦”,龙树菩萨是大乘佛学的创始人,中观派的奠基人,生于约公元二至三世纪,是南印度的婆罗门种姓,传说其父姓龙,母生他于树下,故名龙树。第二天,龙树菩萨端坐在法座上讲法时,有两位化作人形的女子款款而来。因此,龙树菩萨决定前往。最终,他们全部败在龙树菩萨的足下,并因尊者的引导而趋入佛门。具力太子立即前往吉祥山,索要龙树菩萨的头。
文殊菩萨与龙女的故事 文殊菩萨在无量劫前,已从日月灯明佛处受持《法华经》。多宝佛的宝塔从地涌出听闻《法华经》时,文殊菩萨正好出外度众。才刚说完,文殊菩萨就从龙宫涌现,住虚空中。。他们全都是听闻文殊菩萨讲《法华经》而度化来的。。文殊菩萨望向龙女,龙女也不多说什么,而从衣里拿出一价值非凡的宝珠,供养释迦佛,佛陀含笑收下。。
妙善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传说古印度妙庄王有三位美丽的公主。千手观音又称千手千眼观世音、千眼千臂观世音等,是我国民间信仰的四大菩萨之一。妙善公主乃我国家喻户晓的观世音菩萨化身,妙善公主自幼心灵异常,荤乳不食,聪慧仁慈。体现了中国人民对观世音菩萨的崇敬,对幸福生活的祈盼。说明观世音之父妙庄王,为保护果州人民一方平安深得人心,为信众虔诚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