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所谓的“文人画”与“南北宗” 董其昌所谓的“文人画”与“南北宗”山水画的历史行程,到唐,是风云谲幻的一代。董其昌的上述两点论证,归纳起来,所谓“文人画”,就是他所发明的“南北宗”之“南宗”,反过来说,北宗不是“文人画”,这两派之首,北宗是李思训父子著色山水,南宗是王维变钩斫之法,用渲淡。董其昌所说的“钩斫之法”他没有解释,顾名思义,应该是指画山与石的轮廓线。董其昌所说的“渲淡”,他在另一条中说:“自王维始用皴法,用渲染法。”
谈明、清摺扇书画 谈明、清摺扇书画扇子,在中国已有很悠久的历史,汉班婕妤咏纨扇就有“裁成合欢扇,团团似明月”的诗句。弘治之际,更出现了几辈精制摺扇的名手。看来,书画家在摺扇上作书作画,使摺扇成为完整的艺术品,正是这个时期开始的。而团扇,明清以来,虽还流行,却远不如摺扇之盛了。沈周、文徵明、唐寅以画负高名。
明代书画作伪手法种种 明代书画作伪手法种种古书画作伪的...很多,归结起来不外是摹、临、仿、造、代笔以及对真迹的改头换面。书画代笔虽与一般书画作伪的目的不同,不是为了冒名沽利,但毕竟不是亲笔,实际上是得到被代笔者认同的一种作伪行为。此外,拆配也是明代最为常见的一种作伪手段。明代书画赝品作为历史的遗存,其中相当一部分为高手所作,不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有相当的文物和艺术价值,还有助于我们解决许多疑难问题。
当前造假“十大手段剖析”(下) 当前造假“十大手段剖析”(下)◆手段八:题跋欺世所谓“题跋欺世”.即造假者利用人们盲目相信名家鉴定题跋的心理,刻意伪造名家的假跋,以骗取买家的信任,诱使其上当受骗。很多经营机构为打消买家的畏惧心理,纷纷打出“家属提供”牌来应对。总之,“假冒家属之名”或“家属提供的却是伪作”,这两种现象目前在市场并非个例。如此伪作竟被称作是“大师画予学生”的作品,实在荒唐可笑。
“天姿迥异 高秀圆润”—董其昌临柳公权书 “天姿迥异高秀圆润”—董其昌临柳公权书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上海松江人。这里所介绍的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董其昌临柳公权《兰亭诗》是其行草书的精品代表作之一。董其昌临柳公权书《兰亭诗》为“兰亭八柱第七”,书于万历四十六年戊午,时年六十四岁。
古书画作伪的地区性(下) 古书画作伪的地区性(下)7、松江造明代末年到清·康熙年间.董其昌作为名噪一时的书画大师,其影响、名气无人可敌,许多江南富户常以家中有无董画来比试、炫耀其财富、地位,故导致了董画供不应求。因此,体察董画的笔墨韵味是鉴定其书画真伪的关键。除了伪造董其昌的书画,”松江造”也有伪造早期书画的情况,如荆浩《秋山瑞霭图》卷就是此种。画幅后边还一并伪造了王诜的收藏款。
殿选文庭碑贴收藏-碑贴优劣分辨 殿选文庭碑贴收藏-碑贴优劣分辨传统的所谓碑帖,实际上指的是碑和帖的拓片、拓本。这种拓片、拓本的由来,是书家、刻工和拓工等三种人劳动的结晶。因此,考察碑帖的优劣也必须从这三个方面来着眼。碑帖书手技艺的高低,是决定碑帖艺术价值高低的第一要素。因此,辨别碑帖的优劣,首要的是观其书法的好坏。同样的一块碑刻,拓工的好坏也能决定拓片的优劣。欣赏和收藏碑帖,宜寻旧拓,愈是最早的旧拓,其价值越高。
山水画南北宗论的时代性之认识 山水画南北宗论的时代性之认识山水画里的南北分宗论是明清时期绘画理论中的重要思想之一,它深刻地影响了画家的创作活动,及其对绘画本身的理解和对中国山水画史的把握,甚至波及了书法、诗词等相关艺术门类的理论建构。在晚明乃至整个清代,南北宗论打着董其昌的标签,逐渐成为一种后人认识山水画发展的权威理论,进而演变为描述画史的常识以及评判作品的套语。此后,南北宗论基本上被当作一种对山水画史的错误描述而遭到否定。
论王时敏的书画交游与画学思想 论王时敏的书画交游与画学思想一、王时敏的书画交游王时敏的书画交游主要可分为三段,其中出仕前和出仕后的书画交游对于其画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影响尤大。应当说,王时敏与董其昌的书画交游对他的绘画艺术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董其昌在王时敏侍其祖父之时便与之结识,此后终其一生二人皆有交游。可见,王时敏在画学思想上首先认同的是“法韵兼备”、“作家兼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