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衡是谁?军统的冷面 ... 手,看管张学良半生,两人却结成了挚交 王新衡是特务出身,派他去看管张学良蒋介石也很放心,况且两个人相处起来也没有什么问题。谁知王新衡还在张学良的前面去世了,张学良更是痛哭的送王新衡最后一程。王新衡虽然一直都是军统的...手,可是他的心却不是一颗冰冷的心,在张学良漫长的被囚禁的岁月里,王新衡也是张学良作伴的人,这多少也给他带来了一丝安慰。王新衡半生都在看管张学良,没想到二人最后还能成为挚交。
蒋介石选墓地 蒋介石选墓地作者:刘秉荣中国封建社会的帝王,生前极端奢侈,死后也要奢葬,而且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选择自己的墓地。蒋介石虽自己标榜革命,然在继封建帝王之衣钵上,毫不逊色。1946年,蒋介石以抗战英雄之态还都南京后,就开始着意选择自己的墓地了。当太虚听了蒋介石的意图后,便在金陵四周为其寻龙穴,寻来找去,选定了中山陵与明孝陵之间的一处宝地。蒋介石要太虚法师选定。
民国四美男子 民国四美男子 汪精卫(1883年-1944年),伪国民 *** 主席、行政院长。原名汪兆铭,字季新,号精卫。由于家境所迫,汪兆铭17岁时就开始到私塾去教书。1901年应番禺县试,以广州府县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中秀才,后与朱执信、古应芬等组织益群学社,讲究实学...
蒋经国上海“打虎”记 >于是,就有了蒋经国临危受命,在上海“打虎”这一段故事。所以在8月21日,蒋介石又下令派俞鸿钧担任上海区经济管制督导员,而派他的大儿子蒋经国去“协助督导”。>在这个背景下,蒋经国来到上海。与此同时,蒋经国调兵遣将,把他的秘密组织“中正学社”的成员纷纷召到上海,决定以原“勘乱建国总队”的成员为核心,成立“大上海青年服务总队”,吸收各阶层、各行业的青年参加。蒋经国“上海打虎”>的说法,就是从这里来的。
汪精卫怎么死的 一代奸雄汪精卫,究竟是怎么死的?汪精卫出任行政院院长,提出“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对日方针,主张中日发生冲突,中国应该在“尽可能范围内,极力忍耐,极力让步,表示我们无意开衅”。21日夜间11时40分,陈恭澍驾车带着6个人出发,在接近汪精卫寓所的一个巷道,两名越籍警探拦住了他们。>第二天凌晨,内线传来情报说:汪精卫安然无恙,打死的是曾仲鸣。
戴笠死亡之谜 直到这时,戴笠才被确认死亡。>1920年,23岁的戴笠第一次来到了素有国际冒险家乐园之称的上海,开启了他生命中第一次博弈。在蒋介石下台前往奉化溪口期间,戴笠向蒋介石表示慰问和拥戴的决心,并为蒋介石做好情报工作。
杨天石蒋介石日记的现状及其真实性问题 当时,蒋介石遭北军袭击,孤身逃出,日记、书籍大部分失落。因此,蒋介石日记现存53年,共63册。>蒋介石日记原由蒋本人保管。>蒋介石日记的状况并不很好。抗战时期,蒋介石离开重庆出巡,为了防止遗失,有部分日记由秘书俞国华抄存。毛在编完《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一书后,《蒋介石日记类抄》和少数蒋日记的仿抄本以及其他函电、文稿等就一直保存在宁波家中。勉强分类,只能称之为蒋的日记的
两蒋日记“审查人”宋曹璇专访 今年7月,得知1945年~1955年部分的蒋介石日记开放后,杨天石三赴斯坦福,再当“手抄公”。>具体到蒋介石日记,在开放前,宋曹璇都要进行通阅,她觉得暂时不适合开放的部分,就会贴上条子。2008年7月在北京举行的一次史学研讨会上,杨天石等史学家都对宋曹璇这个宽松的“审查官”表示了赞许和感谢。>蒋家最终同意开放蒋介石日记,而宋曹璇被委托为阅读日记的第一人,担负把关的重任。鉴于这样的要求,她又从蒋介石日记看起。
移居台湾省的九大师钱穆与香港中文大学的创办 1949年......退守台湾省,钱穆虽没有赴台,却也因为忧心时局,与不少知识分子经广州去了香港。众人将他从石堆中救出,送台北中心医院急救,幸无性命危险。钱穆身受重伤、不便行动且须治疗。注重英语教学与文化的香港大学,也在同年颁给钱穆名誉博士学位。1965年6月,钱穆正式辞去新亚书院校长之职,结束在香港办学16年的生涯。
评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 ——评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黄仁宇读蒋介石(上图)的日记,认为“有帝王口气”>◎近代中国面临的是双重的历史任务,一是传统的任务,即清王朝崩溃后如何重建中央集权制国家,二是向现代化转型的任务。>已故的黄仁宇先生是历史学前辈大家,他的遗著《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虽然写作于蒋介石日记开放以前,只是看到其他著作转引的部分日记,但仍颇显卓见远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