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

轰动民国的杨杏佛遇刺案

杨杏佛杨杏佛遇刺80周年,恰逢宋庆龄诞辰120周年。时针指向清晨8点30分,杨杏佛的座驾驶出院门。这就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杨杏佛遇刺案。杨杏佛则倒在血泊中。宋庆龄针对杨杏佛案所发表的文告,新中国成立后被收集在《宋庆龄选辑》中。宋庆龄提到,杨杏佛生前收到很多封恐吓信。杨小佛则称,蒋介石原本想让杨杏佛出国,脱离民权保障同盟,但杨杏佛没有同意。

民国是怎么反腐的:不打“老虎”只抓“鱼虾”

这一时期的最高统治者纵容甚至参与各种“陋规”的分配。“陋规”是一种不正当的违法收入,从清代传承下来的各种“陋规”,在民国时期不仅未能遏制,反而愈演愈烈,不仅各层官员有之,甚至总统也参与其中。“民国北京...时期的历届总统皆涉身其中,以徐世昌为例。”

民国官员工资是多少

蒋介石在中国不同的朝代,官员们的工资多少都不相同,明朝官员工资比较低,而宋朝比较高,宋朝清官包拯年薪竟过千万。据说,民国时期官员月收入不菲。民国政要的工资:1、蒋介石月薪四万八1933年,南京国民...颁布《文官官等官俸表》,重新厘定了各级公务员[微博]的工资标准。

张学良为何要东北易帜 东北易帜的结果

张学良为何要东北易帜张作霖死后,他的儿子张学良继任东北保安总司令。在张学良的说服和坚持下,奉系大多数军政要人始赞同东北实行易帜。于是张学良、蒋介石两人的代表在北平六国饭店商妥,东三省定于9月中旬实行易帜。7月4日,张学良正式主政东北。张学良将军当天向全世界通电,宣布这一消息,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尊严,挫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攫取中国东北的阴谋。

日本人如何干涉东北易帜 东北易帜意义

东北易帜张大帅死后,张学良在6月20日被推举为奉天督办,并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名义上掌握着东北的军政大权。得知张学良动向,日本人警告张学良不得与南京...妥协。日本人如何干涉东北易帜接到警告书,张学良可谓悲愤交加,“济南惨案”的余温还在,父亲也刚死不久,如果自己还向日本人妥协,他真会被全国的吐沫星子淹死。东北是蒋介石唯一的心结,为加速东北易帜,他想尽了一切办法。

东北易帜的背景 东北易帜在当时的报导

张学良东北易帜是指皇姑屯事件之后,统治中国东北的奉系军阀将领张学良1928年12月29日通电全国,宣布: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改变旗帜。东北易帜的背景1928年4月,国民...开始第二次北伐,国民革命军迅速占领了山东和平津一带。妥善处理好诸问题后,他初步计划于7月21日易帜。8月13日,美国驻华公使马慕瑞抵达奉天,与张学良派去的代表杨宇霆会谈,表示支持东北“易帜”。

谁提议蒋介石1949年逃往台湾省 ? 一个大学地理学教授

一个大学教授1948年年底,辽沈战役结束,平津、淮海战役接着打响。此时不过是一介书生,时任国立浙江大学史地系主任,是一名地理学教授。可是,蒋介石的西撤决定遭到了张其昀的坚决反对。随后,蒋介石下令将上海等地的的黄金、白银、外汇紧急运送台湾省。蒋介石在大西南经营的“反攻基地”,区区几个月之内,就土崩瓦解。蒋介石原来三选一退居之地,只有迁台成为了唯一事实。蒋介石遁往台湾省后,张其昀成为其心腹重臣。

抗战后为何黄埔系将领牢骚:此路走不通 去投 ...

蒋介石此时虽然贵为“总统”,他和...的民意基础却濒于崩溃,甚至在他的黄埔系将领中,也有一些人因失意和生活潦倒而发出了这样的牢骚:“此路走不通,去投...;此处无人要,延安去报到。”...成立的宗旨,是成为一个领导中国革命的先进政党。会内财产少得可怜,与日后...庞大的党产不可同日而语。1919年,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名为中国...。

周恩来曾为何批评项英:处理不好 就要犯错误

对于周恩来的耐心劝导调解,项英表示接受,并在周恩来主持的军部领导人会议上,作了一万多字的自我批评,主动提出将军事指挥权、军事干部的安排权交给叶挺。7月17日,周恩来、秦邦宪等在庐山同蒋介石再次会谈。周恩来态度很坚定:“蒋...,这很不合常理。”他没有料到的是,周恩来早已物色好了叶挺这位北伐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