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汉合流背景 宁汉合流主要内容 宁汉合流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就是...在...问题上达成了一致,阶级利益的一致是促成宁汉合流的一个重要原因和条件。宁汉合流的另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蒋介石的下野,所以蒋介石根本没有参加宁汉合流的谈话会。宁汉合流背景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后,中国...已变成为一个由代表地主、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冯玉祥从中牵线,与各方反复电商,于7月20日提出解决宁、汉合作的具体办法。
张灵甫死后他老上司王耀武为何编造了张的两封遗书 先是在安徽滁县为张灵甫等举行追悼大会,后又在南京玄武湖立碑纪念。实际上遗书是张的老上司、原七十四军军长王耀武精心编造的,连蒋介石也被蒙在鼓里。王耀武面询作战经过后,召集副参谋长罗幸理、第一处处长吴鸢、第四兵站副总监郑雍若、秘书主任钟晓林等商议,决定为张灵甫写两封遗书,一致蒋介石,一致其妻。王耀武之所以编造这两封遗书,是为自己和张灵甫脸上贴金,捞取政治资本。
兰台说史·蒋介石敛财有术 为何还是败退台湾省 事实上,自从蒋介石建立政权以来,民国...的财政就一直处于稳定增长的大趋势中,1936年中国财政总收入是1927年的15倍。一.蒋介石敛财三板斧:税收改革、公债救急、法币抽底>国民...的税收主要由关税、盐税、统税三种税收组成,这三税也是南京...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这10年中,三税连续翻番,共增加了25倍。抗战前夕,法币发行总额不过14亿余元,到日本投降前夕,法币发行额已达5千亿元。通货恶性膨胀、物价狂涨与巨额财
两次国共合作比较分析 两次国共合作有何异同 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有过两次国共合作,这两次国共合作,一次发生于大革命时期,一次发生于抗日战争时期。这两次国共合作都有一定的形式、背景、过程以及内容等,分析比较这两次国共合作的异同有助于加强我们对中国近代历史的了解。第二次国共合作中,情况就复杂得多。
中原大战时 ... 决定做何事 蒋介石悬赏50万元欲破坏 如果成功,可获蒋介石悬赏的现金50万元。1929年12月,中央正式决定由李克农、钱壮飞、胡底组成特别小组,并归中央特科直接领导。1930年5月,中国各派军阀掀起中原大战,蒋介石抽调军队忙于应对,后方比较空虚。...中央决定趁此机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扩大红军,发展苏区,夺取新的胜利。他立即把熊式辉交代的事项向组织报告。由于设计周到,布置严谨,这次大会开得极为顺利,没有发生任何意外。
蒋介石麾下将领中号称西北王和中原王的分别是谁 虽然蒋介石的军事才能不怎么的,但是他麾下将领中确实有一些能打的将领,像典型的白崇禧,王耀武,薛岳,孙立人等等一大批名将,同时也有个别将领担任地方军事主官拥兵几十万。>那么在蒋介石麾下将领中,有两位曾经都是手握几十万大军,号称西北王,中原王的分别都是谁?此时的汤恩伯拥兵5个集团军,近40万人。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原王。
北伐军第四军命运如何 北伐军各军后来怎样了 本文将为读者盘点北伐军8个军团后来的命运。孙陈反目后,粤军第一师发生分裂,大部分官兵支持孙中山。此后第四军扩编为第四和第十一军两军,分别以张发奎和陈明枢为军长。第四军至此分裂成张发奎、陈明枢、李济深与红四军四部分。第七军几乎参加了北伐中的所有硬仗,以高达四分之一的伤亡,取得了歼敌俘敌十三万的骄人战绩,一跃成为压倒铁军第四军的钢七军。
谁是与朱德最亲密的国军将领 两人约定“永不背叛” 同学们都知道,朱不离金,金不离朱,于是两人结为了异姓兄弟,约定“亲如手足,永不背叛”。跟朱德关系最好的国军名将两人约定“永不背叛”“朱毛”不分家,世人皆知。其实在“朱毛”之前,朱德还曾经和另一个牛人并称为“朱金”。这个“金”,就是金汉鼎,朱德的结拜兄弟。到了1921年,云南督军唐继尧通缉朱德。朱德回国后,发动南昌起义,但迫于形势,起义军撤离南昌去广东。就是所谓的“剿匪”不力。
国民革命军简史 国民革命军创建和发展 现在的国民革命军是位在台湾省的中华民国的国家军队,总统为三军统帅,不受任何党派的控制,亦称为中华民国国军。6月,湖南的唐生智参加国民革命,部队改篇为第八军。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当时的国民革命军为八个军约十万人。支持北伐的冯玉祥手下的国民联军,及阎锡山手下的北方革命军併入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
蔡忠笏和国民革命军第一支炮兵部队的组建 蒋介石之所以邀请蔡忠笏来为自己组建炮兵,是有一定原因的。1915年7月,蔡忠笏被保送到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炮科学习。这个炮兵营以在校二期生为骨干,蔡忠笏为营长,下设3个连,其中,校长办公厅特别官佐陈诚为第1连连长,蔡忠笏自兼第2连连长,罗卓英为第3连连长,全营装备苏联援助的那一批山炮和野炮,这便是国民革命军组建的第一支炮兵部队。